第57章 捷报

他扯起嗓子喊道:“这……这不是屠英,下面的人是谁?”

“快!快关上城……!”

队官的命令还未说话,城下的队伍暴起发难,一支利箭就当胸射来,队官心窝中箭,闷哼一声就跌倒在地。

城墙上唯一有指挥权的人死了,整个云阳镇的城防陷入了一片混乱,城下的人早早就控制住了城门,他们从两侧墙梯子登上,对着城墙上毫无防备的守兵举起了屠刀。

寒夜里寂静的云阳城突然骚乱起来,哭叫喊声一片,星星火把亮起,人影绰绰不间断。

城墙上四处奔逃的邠军守兵扭头发现,城外呼天动地的喊杀声而起,一场长长的火龙从野外奔入云阳镇,那是火把和人群组成的,长长的看不到尽头。

邠宁的前线重镇,军事重地云阳镇一鼓而下……

……

古时桥少,再加上渭河季节性涨水等原因,自京师长安进咸阳,往往是桥船并用。

咸阳县境内,渭河横贯东西,渭水丰沛,水上交通便利,沿岸渡口星罗棋布,曾出现过安刘渡、中桥渡、两寺渡等重要渡口。

除了渡口之外,在渭水南北两端,建有不少的桥梁,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这中渭桥和西渭桥了。

中渭桥乃是秦始皇时期便建造而成,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时便是踏此桥而衔命西去,造就一番传奇佳话,开辟出中华对外开放的先河之路。

另外的西渭桥更加著名,唐时称咸阳桥,是汉唐时期由长安通往西域、巴蜀的交通要道,唐诗中最壮烈和唯美的咸阳送别即发生于此咸阳桥。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听说王维的《渭城曲》便是他在咸阳桥上送别故人所作。

作为长安百姓们,文人骚客送别的咸阳桥,此时人满为患,渭水南岸成百上千的人,甲仗林立,旗帜飘扬,威仪肃然。

站在最前的都是一群紫衣文臣,还有王公贵族们,他们乘行的车驾仿佛要把整个咸阳桥堵塞住。

群臣毕恭毕敬站着,许多人面带忧色,到了此时还有人哭丧着脸,跪在地上抱着皇帝李晔的大腿哭哭劝阻着:“陛下九五之尊的金贵之躯,怎可亲临险地,为我大唐安危计,微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还是回转京师去吧……”

皇帝李晔很是无奈,仰天叹息,自他宣布亲征的诏命之后,每天络绎不绝的人在劝阻,南衙官员在劝,唐室王爷们也在劝,到了现在李晔都已经麻木了,耳朵怕是要起茧子了。

抱着他大腿的是右谏议大夫万年人,万年人一把鼻涕一把泪哭劝着,差点就把鼻涕抹在李晔的裙袍上。

李晔脸呈感动之状,扶起万年人道:“万卿忠臣也,既然你这么担心朕的安危,那就随朕去前线吧,有你在朕旁侧谏言提醒,朕也安心许多。”

万年人双目大瞪着,很是无辜,他本意就是在陛下临行前大表忠心,好让陛下和群臣百姓们看到以此提高自己的风评,他可真没想过去前线啊。

他一个谏言大夫去了前线能干什么?靠嘴皮子杀人么……

万年人脸色惭然,期期艾艾道:“陛下,臣……臣不知兵事,恐帮不上陛下什么大忙。”

李晔叹道:“那就可惜了,万卿还是在京师帮助宰相们辅里纠正朝政吧。”

万年人如蒙大赦,连忙退了下去,在看群臣原本有几人跃跃欲试站住的官员都停顿住了脚步,紧急叫停了口中的劝阻之话。

当朝元辅宰相,太尉杜让能满面愁容道:“陛下,万年人言之不无道理,临行前老臣乞望陛下能够好好思虑。”

李晔摇头,出声宽慰道:“杜卿莫要太过忧心了,朕又不会披坚执锐,冲锋在前杀敌的,朕此去主要就是激励全军将士们的军心士气,统筹战略全局,阵前督战罢了。”

“朕此去,京师朝政和后勤军政支转一事便交由杜卿和薛王了。”

薛王李知柔神色凝重,他自感有千斤万担重责在身,忙作出承诺:“臣身为京兆府尹,自会守护京师和其他地方安定,与杜太尉通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