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普洱茶横空出世

星落门 倔强的纽扣 5193 字 3个月前

这,显然是后世人的牵强附会了。

看着眼前这满山的茶树,沈腾内心一阵激荡——“普洱茶为什么不可以提前面世?”

要知道,后世的普洱茶之所以能够风行千年,自然有其价值意义所在,最重要的一点,其制作的技术门槛,并不高。

这是最让沈腾看好的地方。

一旦涉及高精尖的范畴,都不是他能够搞定的了。

而普洱茶一旦形成产业,对于此地人民来说,就意味着巨大的财富。那可比种什么庄稼养什么牲畜回报都更丰厚。

沈腾的思维更是飞快地想到了很多,比如,用普洱茶一举将青藏高原上的蛮族人的嘴巴控制住,恐怕,就有机会避免历史上羌人大举入长安的祸事发生吧。

沈腾知道的,再过短短的几百年,藏蕃高地(后世称青藏高原)的蛮人势力将来到鼎盛时期,他们将会频繁地从蜀地和陇西下高原,对中原汉民造成极大的破坏。

而有唐一代几百年,基本上就一直在和臧蕃高地的羌蛮人战斗。

这些羌人鼎盛时期,一度控制了包括青藏高原、陇西,乃至南中大部分地区,甚至,曾经一度打破长安城,对汉人文化造成巨大的摧残破坏。

用茶叶控制羌蛮人,这就涉及到经济战的范畴了,而中国历史上不乏这样的高人,利用某些战略物资的调配,达到支配或者肢解某些重要势力的目的。

大名鼎鼎的姜子牙干过,同样大名鼎鼎的管仲管夷吾也干过,而且管仲的经济战手法,更实用,更好学。若有机会的话,活学活用一番,沈腾相信,这并非难事。

当然,这是后话,此时说出来,也没有多大意义。因为毕竟普洱茶都还在想象之中,而羌蛮人目前的饮食习惯中,是不是有茶这个因素存在,都还是未知数呢。

有机会的话,沈腾很愿意和老爷子好好唠唠,相信以他老人家的深邃眼光,会有更加独到的见解也说不定。

沈腾默默发呆,神思遐想,落在老郡守王伉的眼里,却越发显得这年轻人的“老谋深算”和“成竹在胸”了。

眼前的这棵茶树,虽被当地土著蛮人称为神树,但在汉人的眼中,不过就是一棵树而已。

更何况,这个季节的茶树叶子已经不多,无论什么品种的树,一旦连没了叶子,也就显得十分丑陋,姿态怪异,且面目可憎。

“此树甚多?”

“数不胜数。”

“足矣!”沈腾喜上眉梢,双手抱拳,向老大人做贺喜状,“恭喜老大人!”

老爷子虽然还不明就里,但也知道接下来的文章与此树有关。而且这年轻人如此作态,这文章势必还不会小,嘿嘿,看来这许多天的粘粘功夫,没有白费嘛。

老爷子沾沾自喜,捻须微笑,十分得意。转头,便向那土著长老说一句:“将你部族中这茶树都清点一遍,名单上报到郡守府去,自有专人过问此事,着人保护好,少一棵,老夫就将你的牙齿打落一颗,听见没有?”

别看老郡守平时一团和气,一旦收起人脸挂起狗脸,顿时便有杀气四溢。谁不知道这老家伙可是在永昌郡城头上杀过许多蛮子的人,目光阴沉处,就连沈腾都看得有点心惊肉跳了。

那长老用手捂着不多的几颗牙齿,连连点头,嘴巴里只发出呜呜的声音,很明显被老郡守给吓得够呛。

二人离开的路上,沈腾笑着对王伉道:“至于嘛。”

王伉当然知道沈腾是什么意思,笑了笑,对沈腾说道:“你呀,还是在南中呆的时间短了,不知道这些蛮人的习性。”

“畏威而不敬德?”

“此其一也。”

“愿闻其二——”

“这些蛮人,骨子里桀骜不驯,一人成虫,百人成虎,万人成魔。公子势必要在此树上做那锦绣文章,蛮人自然受益颇丰,但不先夺之,再赠与,这些人感受不到诚意,根本就不相信汉人会将大好事情给到他们的头上,只会怀疑咱们的动机,而不是珍惜,更不会大力配合。”

沈腾无奈地摇了摇头——这些该死的老官僚们已经成了精,简直把南中的蛮族人都给摸得透透的咧。

过了一会儿,老人实在忍不住了,小心翼翼地问沈腾:“沈小子,没忽悠老夫吧,真能做大?”

“您老就放一百二十个心吧。”沈腾忽然想起《无名之辈》里的台词来,便笑着补充一句:“做大做强!”

说沈腾随手指了指连绵起伏的群山莽原,“把这些茶树好生保护起来,千百年后,将是此地百姓最大的财富源泉!”

老人倒吸一口冷气,感觉刚才自己下达清点保护口令时,还是轻视了些,于是,当即回头对勐海县令道:“听见没?少一棵树,我就将你丢这里十年,少三棵树,你这辈子就呆这里好了。”

那县令龇牙咧嘴地笑道:“有沈公子这句话,我就没打算离开了,老大人您这正合我意。”

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老爷子一边笑,一边叽叽咕咕,沈腾把耳朵凑过去,想听老爷子在嘀咕什么。

却听见断断续续的:“黔之驴……黔无驴……到哪里去搞那些毛驴呢?养毛驴也不错的嘛……”</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