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的深秋,依然是一幅绿意盎然的美丽景色。
苍山如洗,归鸟斜飞。
但这一日的兴古郡治所兴古城上空却似乌云密布,气氛诡异。
城门紧闭,吊桥高悬,城头站满了兵卒,却多是私兵模样,没有多少蜀汉政府正规军的影子。
领头的一个中年大汉,身材魁梧,肌肉虬结,皮肤黝黑,服饰却是少有的蜀汉正规的将军装扮,手里拿着一口大号的腰刀,满脸阴鹜气色,在城头来回巡视,咬牙切齿地一遍一遍地嚷着:“都给老子听好了,守住兴古城,大家都还有一条活路。要是让蛮子打进来,咱们都得死!家里的妻儿老小,都得死!”
城头众人本已经疲惫沧桑的神情,便又再度亢奋起来。
“和这些僚蛮拼了!”
“杀死一个够本,杀死两个赚一个!”
“老子昨天已经杀了两个了,哈哈,今天,都是赚的!”
……
黑大汉“哈哈哈”一阵大笑,冲着城下的蛮兵大叫道:“弟兄们城下的蛮子可还不少呢,杀少了,对不起家里的婆娘和娃娃!”
“那是,必须再给婆娘娃娃每人杀一个,才够本!”
这人叫朱武,正是朱氏下一代的嫡长子。
朱氏家主朱孟然,已经将近七十,却依然在城内距离城墙不远处的一个遮阳棚下,给匆忙路过的兵卒民众们递送凉茶和食物。
自从听说平夷城事变后,这里的汉民们就开始风声鹤唳了。
因为兴古郡的蛮夷矛盾一直都很严重。
汉人瞧不起蛮夷,蛮夷自然也仇视汉人。
由于汉人的生活质量普遍较蛮人为好,且蜀汉政坛说到底,就是一个纯粹的汉人政权,所以,蛮夷无论如何,都是不满意的,都觉得自己受到苛待。只要没有捞到想象中的足够的好处,便会心生怨气。
再说了,兴古建郡都已经十多年了,但要说真正给蛮族带来了什么益处,那是瞎话。蛮族人什么也没有,倒是汉人们将郡守县衙的重要部门岗位占据了七七八八,蛮族人进城售卖一点野物,还需要缴纳赋税,养活这些汉人官僚吏员,蛮民们的心理落差就这样一步步加大。怨恨自然水涨船高,一旦有一丁点火星子,便是星火燎原的迹象。
此次平夷城事变,消息传来,兴古郡汉人胆战心惊,蛮人却欢呼雀跃。
连蜀汉在南中的最高领导机构庲降都督府都被人一举拿下,那平夷城召开的南中建国大会,不就是分赃大会吗?骨都大王才不屑于要你一个魏氏流亡子来承诺什么,施舍什么,老子想要什么,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只是,让骨都大王没有想到的是,兴古郡的朱氏林氏却提前做好了准备,早早将兴古城控制了。
前文说过了,这里的郡守缺席已经很久了,接连几任的郡守被濮蛮撩人所杀,哪里还有人敢来此上任。
好在当初,因为朱氏势大,前前任都督李恢便让兴古朱氏的朱武做了郡尉——这本不合规矩,因为这个时代郡县里的官僚本就不多,主要官员最好是外来人,本地人在本地任职,可能出现尾大不掉的现象。
但此时情况特殊,便也没有人计较此事了。想计较的人,有种你来啊,看你脑袋能留几日。
就譬如建宁李氏的李恢任庲降都督,不同样被很多人诟病的么?他当初做一个小小的郡守从事,都能背主求荣,现在做了南中第一人,再干起这样的事情来,岂非更加轻车熟路?
所以,对于当初任命兴古郡大族的朱武为郡尉,上面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人家愿意承担这个责任,咱巴不得呢,还有什么话好说!
这件事情的坏处是使得朱家在兴古郡进一步坐大,更加剧了汉夷之间的矛盾;好处是有朱家在,至少保证兴古郡在没有郡守的情况下,还能保持着基本的社会秩序。
这个局面,殊为难得了。
平夷城事变后,朱武便立即将兴古城严密地控制起来,关闭城门,施行宵禁政策,将汉人全部集中起来,进行军事化的管理,城里不多的濮蛮剌人也都被严密监视。
民众被编制成队,轮流上城守城。
朱家还发动城内的汉人大家族们,都捐献出一些物质来,进行集中管理,统筹分配,一部分更是直接被当做奖励物质,以刺激激发民众守城抗蛮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