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后诸葛亮时代第一次大朝会

星落门 倔强的纽扣 4644 字 2个月前

老刘我老了老了,却要受你这瘪犊子的气,你爹也不敢给老子戴绿帽子!

怎么了,这是让你小子蹬鼻子上脸了!

给你脸了!

你爹当年一个破落户,是我老刘第一个公开为他站台,才坐实了他“中山靖王之后”的名头,否则,鬼才信你这个刘家的血脉正统!

现在好了,你家坐上了皇帝位,反手就给我老刘一个绿帽子!

觉得自己受到莫大侮辱,但刘琰也不敢公开去和皇帝辩一个子丑寅卯来。

但是,这口窝囊气,刘琰却绝对不打算自己就吞下去了事。

老子拿皇帝小儿是没辙,但你胡氏算什么东西!只不过是老子的一件随时可以丢弃的换洗衣服而已!

你咋不上天呢?

人要脸,树要皮,这老刘琰打算豁出去,给皇帝刘禅一个难堪。

既然你敢给老子戴绿帽,老子就敢戴着绿帽子逛大街!

看最后,到底是谁丢了谁的脸面!

刘琰的小暴脾气上来了,拉都拉不住。

于是,刘琰对胡氏施以私刑,还让手下兵卒以鞋子掌掴胡氏脸面,甚至,他还让500士卒排成队,轮番向胡氏身上吐口水。

他并没有杀死胡氏。

而是在极尽侮辱之后,将其逐出家门。

“去吧,找你相好的去吧,老子倒是要看那小子是否有胆量将你接进宫去!若他真有这个胆量,老子给你送嫁妆,亲自到场喝你的喜酒!”

这刘琰在处置胡氏的过程中,因为心情实在激愤难当,就说了很多过头的话。

谁知那胡氏却也不是善茬子,直接跑到御史台告发刘琰,揭发其在家中诸多不臣言论……

想到刘琰,杨仪就觉得好笑,“你本来就是吉祥物,却不好好做你的本职工作,竟然因为一些流言蜚语,就想要上天,这不是作死之道是什么?”

果然,刘琰被处以极刑。

杀死刘琰的罪名并不是他侮辱皇帝,而是他动用国家公器(军队)去私刑一个女人。

刘琰弃市事件,其实质不是他的妻子与后主是不是有染,而是他结结实实地将皇帝陛下的脸面放在地上摩擦。

这让皇家的颜面何存!

蜀汉帝国的正统性本来就被很多人怀疑,现在倒好,你这个最坚定的铁杆儿忠臣,却公然将皇帝搞成了淫贼一般,人民会如何看待蜀汉帝国?

在这个时代,这不就是作死的节奏嘛。

其实,刘琰和皇帝刘禅等人在这件事情上,都被人下了“蛊”,中了别人的阴谋算计。

只不过是在多年以后,整个事情才暴露出来,而当事人之一的刘琰,却早已经因此而被杀,皇帝刘禅也因此而声名狼藉,沦为民间的一个笑柄。

也因此,大臣家眷入宫贺新春的旧例自此作废。

想到刘琰,杨仪就不由得一阵唏嘘——如此清闲自在的一个侯爷啊,竟然落下如此不堪的下场,说没就没了,着实让人感慨。

按照原来上朝的排队规矩,王爷在前,王爷之后有三公,然后是侯爷,再之后,才是丞相府的一把手,六部紧随其后,接着,就是丞相府的重臣们。

再然后,是各部官员。

蜀汉的王爷就两位,但自从今上皇帝刘禅登基十多年以来,这两位王爷从来也没有上过朝,因为刘禅信奉一个传说:皇不见王。

今天,在排队的顺序上,不仅仅是杨仪犯难,其他排在前面的人,都有点犯难了,不知道该怎么排列才好。

因为原来总是排在第一的司徒都乡侯刘琰没了,排第二的丞相诸葛亮也没了。

过去,排在最前面的都有固定人选,后面的,位置秩序乱一点,其实也无所谓的,但今天,现在,却有所谓了。

因为今天的大朝会,是后诸葛亮时代的第一次大朝会,是皇帝刘禅亲政的第一次朝会。

再说得明确些,本次朝会,其实就是蜀汉帝国新时代的排座次大会!

所以,排序,就显得异常重要,且意味深远。

杨仪心里,本以为大长秋李公公亲自出面,会亲自主持,给大家排一个先后顺序,哪怕是一个眼神,一个暗示也好,让大家心里有所准备。

但是,很遗憾,李公公像是看也没有看大家,更没有特别重视他杨仪的架势。

这就有点意思了。

“莫非,欲擒故纵?咱家陛下什么时候爱上这个调调的?”

杨仪本来心里就有事,再加上又存了争先的心思,所以,最犹豫矛盾的就是他。

蒋琬本就是一个遇事不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