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河北又天下之重处,左河右山,强国之与邻,列而为藩者皆将相大臣,所屯无非天下之劲兵悍卒,以惠则恣,以威则摇。幸时无事,庙堂之上,犹北顾而不敢忽;有事,虽天子,其忧未尝不在河北也。今执事按临东南,无几何时,浙河东西十有五州之官吏士民,未尽受察,便宜当行而害之可除去者,犹未毕也,而卒然举河北以付执事,岂主上与一二股肱之臣,不惟付予必久而后可要以效哉?且以为世之士大夫无足寄以重,独执事为能当之耳!伏惟执事,名行于天下,而材信于朝廷,而处之宜,必有补于当世。故虽某蒙恩德最厚,一日失所依据,而释然于心,不敢恨望,唯公义之存,而忘所私焉。
与孙莘老书
某昨日相见,殊怱怱。所示及信狱事,深思如此难处,足下试思其方,因书示及。今世人相识,未见有切瑳琢磨如古之朋友者,盖能受善言者少。幸而其人有善人之意,而与游者犹以为阳,不信也,此风甚可患。如某之不肖,虽不为有道,计足下犹当以善言处我,而未尝有善言见赐,岂以为不足语乎?足下尚如此,复何望于今世人也!是为事,某亦虽多复辨论,非敢自强蔽以所职,直以为不如是,则亦有所未悟,彼此之理不尽。在他人,恐以不能敬受其说,而欲是者因而已;在足下聪明,想宜知鄙心,要当往复穷究道理耳。
古之人未有不须友以成者。盖无朋友,则不闻其过,最患之大者。况某之不肖,所学者非世之所可用,而所任者非身之所能为。忍心拂性,苟取衣食,而冒人之寄属,其大过宜日日有,方理稽求可以自脱,冀足下时见谕也。
盐秤子搔扰事,幸疏示其详,不敢作足下文字施行,要约束今后耳。足下既受人民社稷于上官,势亦不得有所避,避太过,则其事将不直,而职事亦何由理也!如盐秤子事,悉望疏示,自足下职事,然某不敢漏露也。至麾岭乡诗,奉寄一览也。秋冷,自爱!
上徐兵部书
向蒙执事畀之严符,开以归路。暮春三月,登舟而南,浮江绝湖,绵二千里,风波劲悍,雨潦湍猛,穷两月乃至家。展先人之墓,宁祖母于堂,十年萦郁,一旦释去。戴执事之赐,此时惟重。还职不时,以惧以惭。然去父母之道,古人所为迟迟也。不识执事谪之贳之,宜将何如?区区之怀,无以自处矣。
恭惟执事,宽通精明,暴著有年,宜留本朝,辅助风教。利权之柄,国家诚重,荐绅之论,犹为嗟咨。宠灵降集,可拱以俟。伏惟为国自寿,迓迎休福。某此月治行,承序于左右,在旦暮矣。下情无任依归颂愿之至。
上宋相公书
某愚戆浅薄,动多触罪,初叨一命,则在幕府,当此之时,尤为无知。自去吏属之籍,以至今日,虽尝获侍燕语,然不能自同众人之数也。阁下抚接顾待,久而加亲,及以罪逆扶丧归葬,阁下发使吊问,特在诸公之先,而所以顾恤之尤厚。此盖仁人君子乐于以礼长育成就人材,哀念一日之雅,而忘其终身不肖之丑。顾在私心,宜何以报?
当阁下以三公归第,四方奔走贺庆之时,而某尚以衰麻之故,不能有一言自献,以赞左右之喜。岁时不居,奄及丧除,可以有献矣,然所能进于左右,乃不过如此。盖心之委曲有不胜言,冀蒙有以恕之而已。
伏惟合下,以直道相先帝,虽已不在政事之地,然绝德至行,九州岛四海所共矜式,朝廷大议,在所谋谟。伏惟为时自重,幸甚。
上富相公书
某以合下在相位时,独蒙拔擢,在常人之情,固以归德于左右。然某以谓大君子以至公佐天子进天下士,而某适以不肖,误在选中,阁下非故为赐也,则某宜不知所得矣。
及以不孝得罪天地,扶丧南归,阁下以上宰之重,亲屈手笔,拊循慰勉,过于朝夕出入墙屏之人。又加赐物,以助其丧祭,然后慨然有感概于私心,而虽在攀号摧割之中,不能以须臾忘也。
近闻以旌纛出抚近镇,而尚以衰麻故,不得参问动止,卷卷之情,何可以胜!日月不处,既除丧矣,而继以疾病,又念心之曲折,造次不足以自达,故旷日引久,而阙然不即叙感,实冀宽大仁明有以容而察之而已。
伏惟合下,以盛德伟誉、丰功茂烈为天下所乡往,而又忠言谠议,终始如一,此志义之士所以尤勤勤于祝颂也。伏惟体道,为国自重,以答舆人之心,幸甚。
上张枢密书
某蠢陋褊迫,不知所向。在京师时,自以备数有司,而合下方断国论,故非公事,未尝敢以先人之故,私请左右,修子侄之礼。及以罪逆扶丧归葬,合下方以医药自辅,哀疚迷谬,阙于赴告。凡此皆宜得疏绝之罪者也。
然合下拊循顾待,既久而加亲,追赐手笔,哀怜备厚。当是时,某方累然在丧服之中,无以冀于全存,故不能有所献,以谢恩礼之厚。今既除丧,可以叙感矣,然所能致于左右者,不过如此。盖拳拳之心,书不能言,实冀宽大仁明有以容而亮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