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说》是王荆公著作中很有名的一种,也是争议很大的一部书。荆公本人对撰写此书有很大抱负,他在《进字说表》中说:“人声为言,述以为字。字虽人之所制,本实出于自然。”又作诗《进字说二首》云:“正名百物自轩辕,野老何知强讨论?”意思是字的笔画之间乃天地自然之显现,他想通过解释文字来“正名百物”,这显然是继承了孔子“必也正名乎”之精神,来表达政治和文化方面的理念。其亲友对此书评价很高,如荆公之婿蔡卞言:“晚以所学考字画奇耦横直,深造天地阴阳造化之理,著《字说》,包括万象,与《易》相表里。”这个话深得荆公著书的精神。
《字说》成书以后,没有立于学官,但在学者间广为流传,在学校中也迅速得到重视,至北宋末期,批注颇多,而当时斥《字说》穿凿者亦复不少,尤以苏轼为甚。新学废罢,《字说》及相关著作亦湮灭不可复见,惟有零星引语传世。近代以来学者们有多种辑佚本,这次整理即综合诸本而成,并摒弃了一些牵强附会的条目。
同:
彼亦一是非也,此亦一是非也,物之所以不同。冂一口,则是非同矣。
童:
始生而蒙,信本立矣;方起而穉,仁端见矣。
笼:
从竹从龙,内虚而有节,所以笼物,虽若龙者,亦可笼焉。
聪:
于事则听,思聪于道,则聪忽矣。
葱:
疏关节,达气液,忽也。所谓葱珩,其色如此。繱亦如此。
洪:
洪则水共而大。《洪范》所谓洪者,五行也,亦共而大。
红紫:
红,以白入赤也。火革金,以工器成焉,凡色,以系染也。紫,以赤入黑也。赤与万物相见,黑复而辨于物,为此而已。夫有彼也,乃有此也。道所贵,故在系上。工者事也,此者德也。
鸿鴈:
大曰鸿,小曰鴈,所居未尝有正,可谓反矣。然而大夫贽此者,以知去就为义,小者随时,如此而已。乃若大者随时,则能以其智兴事造业矣。鸿,从水,言智;工,言业,故又训大。《易》曰:“随时之义大矣哉!”若大夫者,不能充也。
空:
无土以为穴,则空无相;无工以空之,则空无作。无相无作,则空名不立。
倥侗:
真空者,离人焉,倥异于是,特中无所有耳。大同者,离人焉,侗异于是,特不能为异耳。
公:
公虽尊位,亦事人,亦事事。
丰:
用豆之时。
终:
无时也,无物也,则无终始。
崇高:
高言事,崇指物阴阳。
中:
中通上下,得中,则制命焉。
忠:
有中心,有外心。所谓忠者,中心也。
冲:
冲气以天一为主,故从水;天地之中也,故从中。又水平而中,不盈而平者,冲也。
熊羆:
熊,强毅有所堪能,而可以其物火之。罴亦熊类,而又强焉,然可网也。
冬:
春徂夏为天出而之人,秋徂冬为人反而之天。
松柏:
松华犹槐也,而实亦玄。然华以春,非公所以事上之道。柏视松也,犹伯视公,伯用诎所执躬圭者以此,公用直所执桓圭者以此。
讼:
讼者,言之于公。
穜:
物生必蒙,故从童。艹木亦或种之,然必穜而生之者,禾也,故从禾。
追:
追,所追者止,能追者辵而从之。
蜘蛛:
设一面之网,物触而后诛之。蜘蛛,义者也。
牺牲:
残而杀之,和所以制物;完而生之,义所以物始。
羲和:
敛仁气以为羲,散义气以为和。日出之气为羲,羲者,阳也;利物之谓和,和者,阴也。
戲:
自人道言之,交则用豆,辨则用戈,虑而后动,不可戏也,戲实生患。自道言之,无人焉用豆,无我焉用戈,无我无人,何虑之有?用戈用豆,以一致为百虑,特戲事耳。戲非正事,故又为于戲、倾戲之字。
亏坏:
怀乃所以坏,声雐、气于,皆亏之道。危,毁也,坏亦毁焉;圯,毁也,亏亦毁也。
伪:
人为之谓伪。
私:
韩非曰:“自营为私,背公为私。”夫自营者,未有能成其私者也,故其字为自营而不周之形。故老子曰:“夫非以无私也,故能成其私。”私从禾从厶,厶,自营也。厶不能不自营也,然自营而不害于利物,则无怨于私矣。
葵:
草也,能揆日向焉,故又训揆。《本草》曰“葵为百菜之主”,岂亦以此乎?
之:
有所之者,皆出乎一。或反隐以之显,或戾静以之动,中而卜者,所之正也。
诗:
从言从寺。九寺,九卿所居,国以致理,乃理法所也。释氏名以主法,如寺人掌禁近严密之役,皆谓法禁所在。诗从寺,谓理法语也。故虽世衰道微,必止乎礼义,虽多淫奔之语,曰思无邪。
思:
出思不思,则思出于不思,若是者,其心未尝动出也,故心在内。
仔:
《尔雅》曰:“仔,肩任也。”
薇:
礼豕用焉。然微者所食,故《诗》以《采薇》言戍役之苦,而《草虫》序于蕨后,喻求取之薄。
除:
有阴有阳,新故相除者,天也。有处有辨,新故相除者,人也。
举:
从手从与,以手致而与人之意,献酬之义也。
无:
天屈西北为无。盖东南为春夏,阳之伸也,故万物敷荣;西北为秋冬,阳之屈也,故万物老死,老死则无矣。
鸲鹆:
从勾,鹆从欲,鸲鹆多欲,尾而足勾焉。
榆枌:
榆渖滑,故谓之俞,荎俞而有刺,所以为至枌俞而已,安可长也。以俞为合,乃卒乎分,夫根如羒、俞如枌,皆分之道。
鸡鹖:
奚也、曷也,皆无知也。鸡可畜焉,以放于死,奚物而无知者也。鹖善鬭焉,以放于死,曷物而无知者也。
豺:
亦兽也,乃能获兽,能胜其类,又知以时祭,可谓才矣。
槐:
黄中怀其美,故三公位之。《春秋元命包》云:槐之言归也。古者树槐,听讼其下,使情归实也。
楳:
用作羹,和异味而合之,如媒也。
鼒:
鼎之有才者。盖大鼐则孕其气,而鼒则小有才而已。
贫:
分贝为贫。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