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娘也劝道:“你还是听咱闺女的吧!”
杨致远这才收了银子,又跟婉娘商量腊八施粥的事儿。
因为腊八要施粥,孟丽君和其他姑娘们早早就忙活了起来。
施粥从腊月初一开始,连着施粥十天。
每天熬的粥都是杨致远亲自过问,务必稠到一根筷子插进去能立住为止。
别说普通人家,就是附近的乞丐一连十天也都吃了个心满意足。
武太后也跟着去了施粥现场几次,她是个吃斋念佛的人,对这样的善举很是赞成。
眼看着过年,昭帝给她娘偷偷来了几封信希望她老人家回宫过年,太后都以需要薛神医调理身子为由拒绝了。
昭帝无法,只得派人着人送了十车年礼过来。
太后暗地里吐槽自己的儿子。
她那个儿子能送个啥?
无非就是些金银珠宝,还有些吃食玩意儿,太后早就司空见惯,瞅了一眼礼物单子,就让下人把东西原封不动收进了库房。
她在这里习惯了孙子给准备的一些小玩意儿,还真瞧不上那些金的银的,圆的扁的。
就比如现在,外面下着雪,坐在孙子给盘的热腾腾的大炕上,吃着火锅,喝着西瓜汁,别提多惬意了。
苏嬷嬷瞅了瞅窗外的雪,给太后夹了一筷子羊肉,道:“奴才看这雪越下越大了,公主和驸马怕是路上要耽误了。”
武太后道:“这丫头就是不听话,哀家让她开春天气暖和了再来,她非要来陪哀家过年。”
太后嘴里埋怨着,心里却高兴。
苏嬷嬷凑趣道:“那是公主和驸马的孝心。”
一语未了,帘子一掀,进来一个裹着狐裘的美人儿。
掀掉头上的围帽,两人看清来人正是她们念叨的乐阳公主,她是武太后唯一的女儿,昭帝的嫡亲妹子。
苏嬷嬷跟太后不想她竟提前到了,都笑道:“可见得不能背后说人,刚说你,你就到了!”
“母后在这里好不自在!”
乐阳一边说,一边笑着把狐裘交给跟在后面的两个丫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