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恩师提前铺下红地毯

徐大人现在只是想,要让张居正尽快入阁。

这是头脑中电光石火的一闪。这位老先生,现在的思维完全集中在具体的人事问题上了,其实也难怪,王朝的政治,历来就是人事摆布、权力分配的问题。至于主张些什么东西,倒成了其次。今天说这样,明天说那样,不过是得到权力的一种手段而已。

徐阶目前最看重的,恰好是张居正所具备的人事上的条件。

首先,他跟李春芳——目前的次辅——是同科进士,李是状元,张是二甲第九名,两人同年,成绩又都很好。徐阶想:两人彼此会服气,相处得很好,不至于在内阁里掐起来。

其次,张居正和高拱都曾是裕王府的僚属,在国子监和修《永乐大典》时搭档多次,高拱也不会有心理抵触,张居正的进入可以很顺利。

最后,高拱和张居正之间关系微妙。两人有过一段情谊不假,但高拱这人心高气盛,没有真正把张居正当个人物。在他看来,张居正才具平平,辈分又低,根本不在自己的这一档次上。当个副手,还可以;别的,不看好。因此,徐阶想:高、张二人不大可能结成联盟来对付我。

张居正和高拱交往,确实是忍让的时候多,但那只是压在心里不说。高拱对此一点儿也察觉不到,但徐阶却看出来了。而且徐阶对两人水平高下的评价,与高拱本人完全相反。徐阶看张居正,其才干、胸怀、气度,无一不比高拱强。把张居正收进内阁来,由他来制约高拱,是绝无问题的。否则,老徐一退,靠一个好好先生李春芳根本压不住高拱,说不定还会被干掉,那样的话,老徐晚年就别想平静了。

明代的官员薪俸都极低,京官若不受贿,外官若不从赋税上抽取常例(捞油水),是活不下去的。像海瑞那样,两袖清风,自己种菜吃,冬天要披着被子御寒,简直是疯子所为。贪污受贿,人人心知肚明。但是政治上不能倒台,一旦倒台了,贪贿就成了个问题;不倒呢,就不是个问题。

退休,也就是失权。失了权,就跟倒台有点类似,万一人家借什么风潮追究起来,就会很尴尬。因此,退休了,台上也得有自己的人,作为“防火墙”吧。这就是徐阶从张璁、夏言、严嵩的结局上悟出的道理。他要跳出这个宿命的怪圈。

他在执政的最后这几年里,主要考虑的事情,就是选人。

老官僚,看人往往凭直觉,这次他完全看对了。以张居正的能量,对高拱岂止是制约?人们不会想到,低着头做人的汉子,一旦爆发起来,会何等惊人!

因为老马失过一次蹄,这次徐阶小心多了,在引进张居正的问题上,他当然也要卖个人情,好为自己将来的退休做铺垫。但是前次的教训是要吸取的,所以这次他的行动不露声色。

他开始频频地去探望张居正,表面看来,只是欣赏他的才干——我,嘿嘿,不过是个资深伯乐而已。

张居正当然感到欣喜,知我者,徐公啊!两人之间的走动,从这一年的夏季开始频繁起来。

张居正在这一年,已从裕邸讲读位置上,升为侍读学士、掌翰林院事,成了翰林院的代理院长了。这个侍读学士,是个正四品官,品级还不是很高,距离入阁的资格还差得远,且看这高高的龙门,张居正怎么来跳。

徐阶自有办法。

老徐现在是皇帝身边唯一的股肱大臣,嘉靖的情况他心里有数。从这年八月起,皇帝看上去要不行了,自己就开始安排后事了。他把那个一块儿玩火烧了房子的尚美人,赶紧封为妃子——眼看就要上西天了,也忘不了美人。

秋来,好歹熬过了六十大寿。嘉靖简直不能相信,春秋还正盛着呢,又求了这么多年神,怎么眼看着黄泉路就近了呢?

嘉靖迷信丹药,可不是一般的痴迷,几乎是他的生命之唯一意义。他是由藩王入继大统的,骤然君临天下,生杀予夺,威风了一辈子,很快意。登位以后,天下也还算是承平,就欠一个长寿了。

但是吃丹药,却让他遭了不少罪,甚至还吃了一些乱七八糟连猪都不想吃的野草。为理想付出的代价,外人不可想象。仙药都是他召来的方士献的,人可疑,药更可疑。服了以后,急火攻心,身体算是彻底垮了。

十月,他挣扎着去万法坛祈祷,老天又捉弄他,淋了一场冷雨,回来后就彻底倒下了。

难忘的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躺在西苑的嘉靖熬不过去了。徐阶很着急:以前武宗就是死在大内之外“豹房”里面的,没法向后人交代,当今皇帝绝不能再闹这个丑闻。好在嘉靖病势沉笃,已经没有意志了,太监们不管三七二十一,急急忙忙把他抬回大内,总算驾崩于乾清宫,圆满解决了。

人总是要死的,但皇帝死了,老百姓难免有天塌地陷的感觉。宫里一片忙乱,人人都像死了亲爹一样。这时候,徐阶的位置就凸显出来了。

嘉靖先后有过三个皇后,但都未得善终,走在了他前面。其中,被他呵斥吓死了一个;废掉并幽禁死了一个;还有一个失火时被困,他却不让人去救,活活烧死了(就是那个把无辜的曹端妃给杀了的方皇后)。宫中既无皇后,太子又尚未即位,此时的天下等于没有主人。徐阶在这几天,暂时代替了全天下的“父亲”,请裕王入宫、办丧事、继位、改元……日子都进腊月了,时间太紧迫!

这次改元,是将“嘉靖”年号改为“隆庆”。转过年,就称为隆庆元年了。不到半个月,换了新天,在有明一代,这是最快的一次。换皇帝时,按例是等第二年的元旦改年号,旧年号有时还要用很久。这次是逼近年根,说换就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