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堂·吉诃德》,超级幽默的文学巨作

评说《堂·吉诃德》就像读它一样,不是一件难事。我想每一个读过它的人,得到的第一印象都是一样的,就是它的幽默。

《堂·吉诃德》也许算不上最伟大的古典杰作——因为本来就很难说有哪部古典杰作是“最杰出”的,但如果说到哪部古典杰作是最幽默的,《堂·吉诃德》就当仁不让了。

我们前面读过了不少西方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从《伊利亚特》《美狄亚》直到《神曲》,它们各有各的特点,如《伊利亚特》中那雷霆万钧般的力量、《美狄亚》中深刻的心理描写或者《神曲》中谜一般的地狱天堂。它们具备了种种特点,然而《堂·吉诃德》却有着与它们都不一样的特点,就是它的幽默。而且这幽默迥异于现在一般电视上那些低级的插科打诨,完全是另一种幽默,一种真正有品位的、读了不但让人发笑,而且读后更让人深思、也令人能增长知识、加深对人类与宇宙的理解的幽默——这也许就是《堂·吉诃德》并没有因为它的幽默而沦为通俗作品的缘故吧。

翻开《堂·吉诃德》,我们随处可以找到令我们捧腹的句子,例如现在我打开的是第十三章,这一章其实应该不那么幽默的。它写的是堂·吉诃德跟一伙牧羊人去参加一次葬礼的事儿。就是这里头也有一些称得上幽默的句子。例如路上牧羊人问堂·吉诃德是干啥的,堂·吉诃德谦逊地答道:“惭愧得很,我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游侠骑士。”他还说,辛勤劳苦、披坚执锐是他的本分,如此等等,那群牧羊人立时便知道他是一个疯子了。

接着,为了明白他疯到了什么程度,他们又考问起什么是游侠骑士来,堂·吉诃德便从亚瑟王被魔术师变成乌鸦开始引出了一大段妙论,令他们忍俊不禁。

当然,这样的句子在《堂·吉诃德》里确算不上多么幽默的,我们还是另找几句吧。例如在第六章里,堂·吉诃德的神父和理发师朋友看到他被骑士弄得这样发昏,就乘着他昏睡的当儿把那些骑士来了个末日大审判。

书中写道:大家打开书房,管家妈一看见那些书,忙出去打了一盆水和“一把洒圣水的笤帚”来,要神父用圣水先“把书里那许多妖魔鬼怪赶出去,别留下来再在这里作怪,对咱们图谋报复”。

当神父看见一本叫《艾斯普兰狄安的丰功伟绩》的骑士,叫管家妈扔下楼去时,书中写道:“管家妈欣然照办,这位艾斯普兰狄安就给抛入后院,耐心等待火焰焚身。”

后面形容管家妈看到这些坏书马上要被烧掉时的快意,说“即使织了一匹幅面最宽、质地最细的布,也不如这件事快意称心。”

这样的句子看来也许没有我们看笑话书时那么赤裸裸地幽默,让我们当下捧腹大笑,然而读罢之后,仔细回味,却不由不令人莞尔,露出会心的微笑。也许这就是经典作品的幽默同笑话书上的幽默之间的区分吧!就像欣赏凡·高的绘画或者贝多芬的音乐这类艺术杰作一样,第一眼时固然也会觉得不错,然而以后越是咀嚼,越是余味无穷。

除了这些,《堂·吉诃德》里面还有一大类幽默,它们不但听起来让人发笑,而且还蕴藏着大量的智慧,我们简直一辈子也汲收不完呢。

这些独特的幽默就是谚语。

翻开《堂·吉诃德》,简直到处都有这类既幽默又智慧的话儿,请看,“单有一只燕,还成不了夏天”“只要是人,就能做到教皇”“只要把指头放在我嘴里,就知道我咬不咬”“看见我怀孕了,却指望我是处女”,等等,够幽默吧?而且耐人寻味。

一个人的智慧是水滴,众人的智慧才是大海,再幽默的人,如果不读书光凭自己一个脑袋想造出很多的幽默来也会有限,所以真正的幽默大师必然会借重自古以来由千百万个人民的脑袋形成的智慧之语,如谚语和俗语等,去构建他们的不朽之作。塞万提斯是这方面做得最好的人,这也是他的幽默得以不朽的主要原因之一。

除了语言的幽默而外,《堂·吉诃德》的另一大幽默之处是情节设计的幽默,这同《堂·吉诃德》幽默的语言一样共同构成了它那伟大的幽默风格。

前面我们曾提过第八章里著名的风车大战,当堂·吉诃德操起兵器向风车冲去时,我们便大笑起来了。

类似这样的情节在《堂·吉诃德》里所在多有,例如上卷第三十五章里他梦中把盛酒的皮袋当成巨人,挥剑与它们血战起来,酒浆四溅,气得酒主人真要同他决斗。此外还有他在酒店里同公爵府第中的种种奇遇,以及桑丘·潘沙当上“海岛总督”后,在岛上那些即便所罗门王本人也不过如此的贤明有趣的统治,等等,总之哪儿都有幽默。</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