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西平定,要犯吴元济被送往长安,整个京师沸腾了。
天子李纯亲自驾临兴安门接受俘虏,随后直接将吴元济带入宗庙。在父亲顺宗、祖父德宗的灵前,李纯将五花大绑的吴元济献上,随后,在宗庙的独柳下亲手将其斩杀,血祭列祖列宗的英灵。
先帝们夙夜兴昧想要完成的事情,终于在今日办到了。
李愬雪夜入蔡州,用一场干脆漂亮的大捷,震撼了所有割据的藩镇。
正在德州与魏博、河东军相持的成德节度使王承宗听闻吴元济的下场,登时吓破了胆,连忙联系田弘正,请求割让德州、棣州,献地谢罪,还派了两个儿子跟着入朝做人质,归顺朝廷。王承宗从此提心吊胆地度日,生怕唐廷像攻袭蔡州一样端了他的恒州老家,终于在不久之后担忧而死,随后弟弟王承元上表朝廷,正式归附。
幽州节度使刘总也在部下们的劝说下上表朝廷,请求归附,从此不再遵循“河朔故事”,人事、财权、军队,一概归唐廷调度。
横海节度使程权派遣使者上表,请求全家族入京朝见,从此横海镇也归唐廷节制。唐廷采纳了新任横海节度使乌重胤的建议,将河朔藩镇的本镇兵权下放到州刺史一级,以扭转以往的藩镇节度使将兵权独揽在自己手中的情况,削弱藩镇权力。
困扰了大唐将近五十年的河朔割据问题,就此解决。
宰相刺杀案的主谋、曾策划围攻东都、策应淮西起兵的淄青节度使李师道,看到眼前的形势,也渐渐恐惧起来,一度想要献地归顺朝廷,并以长子入侍为质。但是刚上表投诚不久,李师道又改了主意,重新反叛。李纯于是下令,调集魏博、宣武、义成、武宁、横海等藩镇大军集结讨伐。同时还将平定淮西的功臣李愬调任到了徐州,参加对李师道的围剿。大军压境之下,李师道下辖的十二个州早已经没有了战意,霎时间土崩瓦解。李师道自己也为部下都知兵马使刘悟所杀。
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七月,淄青镇宣告平定,天下终于再度归于一统。
从安史之乱到现在,已经过了一个甲子的岁月,大唐终于实现了第三次中兴!这六十年来,不知有多少人涌上了潮头,又在时代面前被摔得粉碎,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新的尝试,到了李纯这里,终于完成了五代人孜孜以求的梦想。
然而这次唐廷重新统一,主要依靠的是军事的征服与威慑。在河朔藩镇们降顺的外表之下,节度使依旧掌握着整个藩镇的军权与财权,只要他们愿意,依旧可以发动叛乱,割据一方。要真正维护帝国的统一,李纯还需要找到在制度上约束藩镇的方法,防止他们重新成为祸乱的根源。此外,李纯还有一个更远大的计划,他还想要收复陇右、河西,重新恢复大唐西部的旧疆,然后西征吐蕃,威震西域,最终再造一个盛唐。他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只是国家战争机器高强度地开动了五年,天下已经民生疲敝,太需要一段时间的休养了。
不仅是天下民生,连李纯自己的身体,也已经过度透支。
这几年,李纯常常不眠不休地理政,精力消耗极大,以至于他才四十多岁,身体就显现出了多种遗传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到了天下平定之后,李纯紧绷了许久的心情霎时间放松,病症也在这一时刻逐一爆发,并且愈演愈烈。
除了高祖、玄宗以及李纯的祖父德宗,大唐历代皇帝的寿命基本超不过六十岁,大多在五十岁上下时便因心血管疾病的并发症而早逝,如同困扰在李唐皇室血脉中的诅咒。李纯自知无法对抗天命,但还想再活几年,让他在仅有的人生岁月里完成理想。为了恢复健康、延年益寿,李纯开始服用丹药,求仙问药,以求上天再给他几年时间。
可这一次,上天最终没有眷顾于他。
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正月,李纯的身体状况开始趋于恶化。一天夜里,李纯喝下了宦官陈弘志准备好的一碗汤药后睡下,再也没有醒过来。
李纯就这样崩逝在了大唐中兴盛举的最高潮,他亲手创下了这场中兴,但却再也没有机会看着它继续走下去了。大臣们将李纯的庙号定为“宪宗”,这是对他极高的赞誉。
唐宪宗李纯没有机会知道的是,他临终前喝的那碗汤药,是有问题的。皇宫内外纷纷传言,是陈弘志为首的宦官们毒死了宪宗。
服用金丹后的宪宗李纯开始变得暴躁易怒,也许是因为服用了过量的重金属中毒而导致的神经系统紊乱。但是宫人们不懂这些原因,只看见宪宗动辄惩罚宫女、阉宦,往往有人获罪致死,导致宫中人人自危。一开始,宦官们只是恐惧,随后恐惧变成了绝望,绝望又变成了仇恨。被仇恨充溢了头脑的陈弘志等人一商量,就在宪宗服用的汤药里下了毒。
命运到了宪宗的身上,巧合中仿佛也有天意。宪宗因为宦官们的支持和拥戴,取代父亲顺宗上台,最终也因为宦官们一时兴起的仇恨而被杀害。一代中兴之主,就这样死在了自己的家奴手里。
陈弘志等宦官们谋害了宪宗之后,有两个选择:一是拥立太子李恒为帝,二是拥立澧王李恽为帝。李恒的背后,有郭贵妃(郭子仪孙女)以及右军神策中尉梁守谦的支持;而李恽的背后,支持者则是左军神策中尉吐突承璀。李恒是宪宗发妻所生的嫡子,而李恽是最年长的皇子,二人各有长处,同时又势均力敌。宪宗在世时就曾为立谁为皇嗣而犯难,最终选择了嫡出的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