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帝都的血腥之夜

到了迎接相王入宫的时候了。李隆基走出太极殿,见到父亲李旦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跪下磕头,请父亲宽恕他先斩后奏、擅自行动的罪过。然而事实胜于雄辩,李隆基已经证明此时兵变是正确的,李旦又怎会责罚?他抱着李隆基起来,流着泪说道:“我怎会怪罪三郎?宗庙社稷不坠于地,都是得力于你啊!”遂和李隆基一起入殿,拜见少帝李重茂。

毕竟按照上官婉儿起草的中宗遗诏底稿,立李重茂为帝也是中宗李显的真实意志,大唐合法的皇帝依然是李重茂。

天渐渐亮了,全城的坊市次第开启,百姓们惊讶地走出街市,打听着昨晚一夜喧嚣,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结果看到的是一幕幕血腥的场面。

羽林军士们从韦氏府邸拉出了太子少保、同中书门下三品韦温,以及整个府邸的韦氏男女老幼,当场斩杀在了东市的北边。

中书令宗楚客和弟弟乔装打扮,穿着斩衰的丧服,骑上一匹青驴偷偷出逃,骗过了一路巡城的兵士,眼看出了通化门就能成功逃出生天之际,城门守卫忽然认出了宗楚客,脱掉他们的布帽确认无误之后,当场将他们斩杀在城门前。

还有马秦客、杨均、叶静能等人,也全部被斩杀。他们的首级被挂在高处,供长安百姓围观。韦后被割去头颅的尸体也被扔到市场上示众。

从古至今的百姓,历来都是有着好几张面孔的。在仁政之下,他们会淳朴而善良;在暴政之下,他们会冷漠而麻木;在昂扬的年代,他们会奋发而进取;在动荡的时期,他们会愚昧而嗜血。此时他们面对韦氏一门的覆灭,既怀着好奇与兴奋,又带着对未来局面的担忧。他们吃过人血馒头之后,听说天子将在安福门上讲话,于是蜂拥着聚集到了安福门前。

相王李旦带着少帝李重茂走上了承天门楼,与宫门下的百姓见面。李旦传谕百姓:“此番诛灭诸韦,拨乱反正,只针对韦氏党羽,如果与韦氏一刀两断的,从此既往不咎。”

这道口谕安定了不少人的心。原来只要与韦氏切割得清清楚楚,便可以没事。那些当初为了攀高枝,娶了韦氏亲族为妻之人,不少人回到家后都亲手杀死了韦姓的结发妻子,以示与韦氏一刀两断。

安乐公主的亲信赵履温也来到安福门下,高呼万岁,一边舞蹈起来,一边歌颂着相王的功德。赵履温当初是安乐公主的鹰犬,曾经做了不少巧取豪夺,抢占田地,搜刮民脂民膏为安乐公主修造豪宅之类的事情,所以不少人唏嘘起来。赵履温还没唱完,相王李旦挥了挥手,万骑走下城楼,一刀砍死了赵履温。这一刀获得了围观百姓们的欢呼,百姓们之前本来就对赵履温驱使人们服劳役的事情不满,如今便争相割他的肉。赵履温一百多斤的身子,登时被嗜血的长安百姓哄抢一空。

当初在关键时刻通报消息的崔日用也站了出来,以参赞平乱的功臣身份,四处搜捕韦氏余党。京兆韦氏在长安城人口繁多,尤其多地定居在城东南的杜曲,与杜氏宗族混居。崔日用于是带兵直接到杜曲抓人。为了表现出他的诚意,崔日用下令,韦氏的男女、哪怕是襁褓中的婴儿,全都要诛杀。甚至很多姓杜不姓韦的无辜群众,也被不由分说地杀掉。

屠杀持续了一整天,由于像崔日用这样曾经两边下注之人急于要表明忠诚,所以对韦氏的诛灭变成了“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走一个”,原本说高过马鞭之人一概处死,现在变成了襁褓中的婴儿都不放过。韦氏当初在朝中党羽遍布,长安城中不知多少人和韦氏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行动变得越来越泛滥,越来越血腥。终于,相王李旦意识到了问题,以皇帝的名义下诏说:“逆贼魁首已经诛灭,剩下的余党一律不再追究。”

因为这道诏令,杀戮这才渐渐停了下来。

这场兵变,终于将不起眼的临淄王李隆基变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朝廷加封李隆基为平王,兼知内外闲厩,押左右厢万骑,第二天又加封为殿中监。李隆基的大哥李成器、二哥李成义、四弟李隆范、五弟李隆业分别任命为左右卫大将军、左右羽林大将军,但这些职位都是虚职,实在不能和控制皇家武装羽林万骑的李隆基同日而语。

同时,参与行动的太平公主也获得了应有的奖励。她的儿子薛崇简受封为节王、右千牛卫将军。此次有功的钟绍京、李日知等人都成了宰相,老愤青刘幽求由于原本的官职太小,这次便加封为中书舍人,并参知机务。

而武氏一族,则随着韦后、武延秀等人的覆灭一道垮台了,长安城中的武氏家族成员,大多被诛杀或者流放。

当然,其中并不包括立了大功的太平公主和她的丈夫武攸暨。政变成功后,太平公主作为少帝的姑母入了宫,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代替少帝李重茂做出决定,要他让位给叔叔李旦。

相王李旦是个深沉有方略的人,然而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早已让他对权位看得淡了。架不住李隆基、刘幽求等人反复劝说,才答应了代替侄儿担任皇帝的请求。唐隆政变成功的两天后,宗室大臣们聚集在太极殿的中宗梓宫(也就是棺椁)前,少帝李重茂不敢坐在皇座上,而是坐在大殿的东侧,而相王李旦则站在大殿最中央的梓宫前,俨然是这个朝廷实际的君王。太平公主走上殿说道:“皇帝想要把皇位让给他叔叔,可以么?”

一旁的刘幽求也跪下说道:“如今国家多灾多难,相王亲自挑起皇帝之位的重担,那可是对侄儿慈爱的关照,于情于理,都应当如此。”

太平公主接着便说道:“那就这么定了,皇帝下诏,传位于相王!”

殿中的对话自顾自进行着,自始至终没有人理睬坐在一边的少帝李重茂,仿佛他就是一个工具人。十六岁的少帝,眼睁睁地看着他的亲人、臣子们讨论着他的皇位问题,但无人在意他的感受或者意见,仿佛他才是最不相干的一个。

太平公主这时回过头,见到李重茂还怔怔地望着大家,不知所措的样子,于是走上前说道:“行了,天下之心都已经归到了相王身上,这不是你的座位了。”遂拉着少帝,像是提着一只小雏鸡一般地把他拉到了一边,恭请李旦入座。

李旦整肃衣冠,端坐到了御座之上。殿中的公卿们一齐拜倒,山呼万岁。

“相王必膺期受命,当须尽节事之。”十年之前,宰执们就曾这样议论和期待着,然而这十年,却成了大唐立国以来最为黑暗的十年。所幸,一切黑暗似乎都将终止,珍贵的黎明即将到来,新的皇帝,终于即位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