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谁是女主武王?

如今太子已立,政治斗争已经无关于立储,而是关系到将来新君继位后的朝堂控制权了。长孙无忌是太子的舅舅,岑文本、刘洎、马周等人是太子的老师,那太子应该听老师的,还是听舅舅的?这个问题,两边都难以确定,正因为难以确定,所以大家都想要争上一争。

在东征高句丽的行军路上,岑文本负责处理各种各样的军事调度,最终积劳成疾而去世。岑文本去世之后,刘洎自然就成了长孙无忌、褚遂良这一派要解决的对象。怪也怪刘洎太过耿直,在李世民出征前立下大话,说定会好好辅佐太子,要是大臣有罪,一定立即予以诛杀处罚。话里的矛头,都指向了同样留在定州辅佐太子监国的褚遂良身上。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刘洎说过的话,最终变成了别人的矛,把自己置于死地。

留守长安的房玄龄,其实也并不容易。他身处高位,权力太大,贞观朝的二十年来,一直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这次远征辽东,房玄龄与镇军大将军程知节一起镇守长安,掌控整个帝都,权力非同寻常,自然引起了别派的嫉恨。李世民出征没多久,就有无数关于房玄龄的流言传入李世民的耳中,幸好李世民对房玄龄依旧信任,明察秋毫,这才让房玄龄安安稳稳地坐镇长安。

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正月,中书令马周病逝,房玄龄这一派又失去了一个臂膀。长孙无忌随即被任命为检校中书令,并主持尚书省、门下省事务,全面掌握三省六部大权,成了名副其实的首相。褚遂良也在不久后被任命为中书令。至此,朝廷两大派系的对抗,终于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一派全面胜出,房玄龄一派悄然退场而告终。

与波动不定的朝局相伴随的,还有极不稳定的星象。从贞观初年至今,象征着变革与杀伐的太白昼见星象屡次发生,著名预测大师李淳风接到天子之命仔细研究之后,最终得到的结论是:“太白现,女主昌。”

大师就是大师,回答言简意赅,惜字如金。而字数越少,信息量往往就越大,“女主昌”是什么意思?是一个叫“女”的主公将要崛起?还是一种“女”的征兆预示着将会兴旺昌盛?这个“女”又是什么意思?总不可能是一个女人将要做皇帝吧?因为这句“女主昌”的预言,长孙皇后作为第一夫人,就一度处于尴尬的境地,甚至与李世民的夫妻关系都受到了影响,这让后来的李世民始终感觉懊悔和歉疚。

而好巧不巧,民间近年来广为流传的一本记载着各种神乎其神的谶语的《秘记》中也写道:“当有女武王者。”两下对照,就把这个“女武”的谶语传得神乎其神。

天子李世民,历来是讨厌这些妖言的。之所以讨厌,其实是因为李世民和大多数士庶百姓一样,打心里相信这些神秘难测的事情——无神论者不会讨厌妖言,而只会蔑视它。当初李唐就靠着“李氏当有天下”“桃李子”这些谶语来加强政权的神圣性,如今怎容得下别人妖言惑众?因此妖言历来都是重罪。

就在两年前的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张亮,就因为妖言而被治罪。张亮当初率领海军班师回国后,驻守在邺城(今河南安阳)。听人说自己符合另外一句图谶“有弓长之君当别都”,非常高兴,随后就被热心的邺城群众给举报了。李世民对张亮的行为极为愤怒,这个张亮,当初在谍情口工作时已经掌握了太多的秘密,如今又牵涉妖言,那还得了?敏感的李世民随即就把张亮斩首于市。

而这句“女主武王”的谶语,在如今太白昼见的诡异星象下,更加被民间传得沸沸扬扬。对此,李世民不由大皱眉头。所幸这句谶语不可解,内容匪夷所思,所以还没有人敢冒出头声称自己就是这句谶语的对应者。毕竟要成为对应者,既要套得上“女”这个特征,还得套上“武”这个字,满足这些条件的实在太少了。

而就算少数满足了条件的人,也都不可能兴起什么风浪。

比如后宫的武才人,是开国功臣武士彟之女,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入宫,因为面容姣好,被李世民赐号为“武媚”(也是李世民出于恶趣味玩的一个谐音梗),又是“女”的又姓“武”,那不就符合谶语里的条件么?但武才人当了十年才人,并不太受李世民宠幸,如今二十郎当岁,还像个不经事的铁憨憨。大唐之朝虽然风气开放,但还没有开放到真有女人来当王的程度。要说她就是谶语里那个“女主武王”,恐怕连武才人自己都不信。

就当这句谶语的热度即将散去的时候,李世民却又有了新的发现。

在一次宴会上,李世民宴请三品以上的武官。虽然贞观之治仰赖朝中的文臣,但李世民骨子里还是喜欢和这些洒脱率真的武将们做朋友。这次宴会宾主尽欢,李世民还与将领们兴起了酒令,行至酣时,甚至还玩起了真心话大冒险。这次玩的真心话是:你小时候的乳名叫什么?

左屯卫大将军程知节说他的乳名叫“咬金”。众将:哈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