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按劳分配的局限性

“大家只会同情,并帮他们认识自己。”

“此外,诸如‘勤劳’,‘上进’,‘啃老’等一系列强调个人能力突出或落后,等等这些观念也不存在。”

“新世界里,大家也会知道谁的能力强一些,或是弱一些,但因为新世界可以广泛参加各类劳动,能力的标准很多元化。”

“最多也就是谁在某方面比较擅长,而自身在另一方面比较擅长,或是擅长的多些或少些,而不会有纯粹谁强过谁的想法。”

我点点头。

看来按需分配,确实是人类有史以来公平程度最高,最广泛的方式。

尽管这对一部分仍想掌握超过大众资源的少数人来说,并不‘公平’。

奴隶多的人,总想变更社会制度为奴隶数量主导,土地多的人总想变更社会制度为土地主导。

同理,资本多的人总想变更社会制度为资本主导,劳动能力强的人总想变更社会制度为劳动主导。

劳动与前三者不同,如果不占有生产资料,是不能剥削他人的,具有极大进步性。

但按劳分配仍属于强烈的私有观念。

强调个体差异应导致经济收益不同。

理解了这些事情,我又看向终端:

“既然新世界是按需分配。”

“不是按劳分配,那这个劳动积分还有什么用处吗?如果没用为啥有呢?”</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