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一个班底

“殿下,要不了这么多,要不了这么多。”见刘学要给自己一两银子的工钱,马三和赵四连忙摆手拒绝,他们哪敢要这么多银子。

“都拿着,不然本王可生气了。”刘学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着,同时把银子重重的放在两个人的手心里。“以后本王还会有事情要你们做,到时候你们好好做事就行了。”

马三和赵四相互看了一眼,然后跪下叩头道:“谢殿下赏,以后殿下有用得着小人的地方,小人必全力以赴,不叫殿下失望。”

工匠们走了,刘学把王承恩留下,然后让其他人也走了。虽然刘学对明末这段历史的了解不多,但他知道崇祯皇帝在歪脖子树上吊的时候,他的身边只有王承恩一个人。

王承恩也许和其他宦官一样贪财,怕死,但有一点,他对崇祯皇帝的忠心那是毋庸置疑的。刘学觉得,只要有这一点就足够了,自己不怕他贪,就怕他不忠。

和珅贪不贪?众所周知他是满清一朝的巨贪。乾隆皇帝难道不知道他贪吗?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么乾隆皇帝为什么不杀他呢?还不就是和珅虽贪,但他对乾隆的忠心却是谁都不能比拟的。

贪不要紧,要紧的是忠心,是真心实意为自己做事的人。

刘学现在身边缺人。

人都走了,但东西没带走,皇帝赏赐下来的各种补品还在屋子里的桌子上摆放着,刘学走过去打开一个个箱子和盒子。器皿打开,露出里面摆放的整整齐齐的人参、灵芝和冬虫夏草等各种补品,其中有一个盒子里装着的竟然都是跟龙眼差不多大的珍珠。

这些东西应该值不少钱吧?刘学心里一边想着,一边伸手拿起各种补品把玩。

欣赏了一会儿后,刘学拿起东西便装模作样的往袖子里装,其实他是把东西放进了壶中仙界里。

刘学在装东西,王承恩弯腰站在旁边,头一抬不敢抬。

“从今天开始,你就跟在本王身边吧。”收好东西,把盒盖箱盖盖好之后,刘学随口说道。

刘学是随口一说,可是听在王承恩耳朵里那就不啻于晴天霹雳了。在信王府,王承恩的资历不要说跟王德化比了,就是跟高起潜几人相比都要差一些,自己曾经憧憬过在信王殿下身边伺候着,可那也只是奢望,离实现还有不小的一段距离呢。

然而今天,幸福来的竟是如此突然,信王殿下竟然开口让自己跟在他身边伺候着,这,这……感谢老天爷让信王殿下磕到了脑袋。

信王的脑袋一定是被石头磕出了毛病,这是王承恩能想到的自己能到信王身边伺候的唯一可能。

“殿下,奴婢以后一定精心伺候好殿下,定不叫殿下失望。”王承恩激动的跪在地上给刘学连磕了三个响头。

下午的时间里,王承恩在屋子里看着炉子,刘学则躺在床上思考着自己以后要做的事情。晚饭是跟三个老婆一起吃的,菜式和中午的相差不大,除了肉食比较可口外,蔬菜也只是增加了一道大白菜。

这天夜里,刘学失眠了,他琢磨了一宿的事情。

翌日凌晨,天将擦亮的时候,困意袭来。在睡着的前一刻,刘学吩咐守在屋子里的王承恩,让他去通知王德化,自己需要一批古玩,让王德化想办法去弄一批回来。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刘学连屋子都很少出去,每天里就是躺在床上琢磨自己要如何寻找器灵。虽然刘学知道寻找到器灵的希望很渺茫,但他也想多活几年,不努力一把自己会后悔一辈子的。

想了许久许久,刘学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要寻找到器灵,必须的一个前提就是---钱。在明朝要想活下去,手里必须有兵,养兵需要钱,需要大笔的钱。在现代,要想提高家里的生活条件,要想利用现代的优势去帮助明朝,同样需要钱,大笔大笔的钱。

基于上述原因,刘学对钱有着迫切的需求。

穿越到明朝的第九天,刘学怀揣着皇帝赏赐的各种补品中的一部分,连带着朱由检大婚时皇帝赏赐的各种珍宝中的一部分,还有就是王德化想尽办法弄来的一批古玩,他启动了穿越,回到了自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