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一个班底

“是,王妃,奴婢这就去。”王德化答应一声,转身吩咐人准备香案。

此刻,屋子里所有的人都停下了手里的事情。周玉凤走到刘学身边说道:“殿下,咱们准备迎接圣旨吧。”

“圣旨?”听到圣旨一词,刘学终于明白过来,原来这就是皇帝给自己下了圣旨,有太监来传旨了啊。

香案很快就摆下,刘学和他的三个便宜老婆,还有马三等工匠,还有信王府的一部分下人都跪在地上,等待宫里来的公公宣旨。

其实,并没有旨意,有的只是皇帝的口谕,以及那一箱箱的补品。

电视上演的太监去宣旨,接旨的人大多会给宣旨太监送点银子,这算不上贿赂,只能算是一种潜规则吧。刘学刚来不懂这些,可周玉凤是受过正规的皇家礼仪的教育的,当然这种见不得人的事情她也是知道的。

一锭十两左右的银子入了袖子,来宣旨的宦官脸上的笑容都快堆成一朵大菊花了。

“奴婢谢殿下,王妃赏。”

“刘今天天冷,公公坐下来喝杯茶再走吧。”刘学不懂迎来送往的世故,周玉凤却是懂的。等刘姓宦官传达完皇帝的口谕,装着各种补品的盒子收下后,周玉凤赶紧让人给刘公公上了杯好茶。

“奴婢谢过王妃了,这茶就不喝了,奴婢还急着回宫复旨呢。”刘公公笑呵呵的看了刘学一眼,然后跟周玉凤说道:“殿下身体无碍了,陛下那是龙颜大悦啊。来之前陛下就跟奴婢说了,让奴婢把东西送到后就立刻回宫,回去后奴婢要把看到的殿下的情况仔细跟陛下描述一番,这样陛下担着的心也就可以放下了。”

“王妃您是不知道,这几天殿下昏迷不醒,陛下每日里都是长吁短叹,就连膳食都进的少了。陛下不说,奴婢们也是清楚的,陛下是在担心殿下的安危呀。这下好了,殿下身体恢复了,陛下也就不用提心吊胆了。”

刘公公走了,赵四回来了,他拿着刚刚打造出来的烟囱来了。

回到宫里,刘公公一刻不停的去面见了朱由校。磕头行礼完毕后,刘公公把自己去信王府看到的事情详详细细的跟朱由校说了一遍。

听到刘公公说弟弟的伤真的好了,而且还能下地走动了,朱由检那颗担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他不敢想象如果这次弟弟醒不过来了,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现在好了,一切都过去了。

打发走刘公公后,朱由校立刻去了坤宁宫,他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自己的皇后张嫣,让她也跟自己一样高兴高兴。最近几天因为自己的原因,皇后的脸上也看不到多少笑容了。

在刘学的指挥下把烟囱装好,膛泥抹好,炉子的外表也均匀的涂抹上了一层泥巴,最后把炉盖一盖,稍微用力按了按,让炉盖的密封性更好一些。

做完这些,刘学又让人拿来了一些已经碾压成粉末的煤炭和干土。煤是可以直接烧的,但从小家庭条件就不好的刘学家从未直接烧过煤炭,他家烧的都是煤球。

“你们看好了,把煤粉和土按照这样的比例掺和到一起,然后滚成差不多这样大的球。”刘学一边制作着煤球,一边给马三等人讲解着煤球的制作要领。由于这个时代没有制作煤球的机器,刘学只能选择用手去滚煤球了。

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不大会儿的功夫就制作出了大量的煤球,这些煤球一个个摆在地上,遮盖了好大一块地方。

看煤球数量制作的差不多了,刘学让人把煤球拿到厨房去烘干。

烘干一些煤球后,刘学又指挥着马三等人烘干煤炉里的膛泥。等膛泥烘干后,刘学便亲自生起了炉子。

虽然明朝的科技还很落后,工匠的地位也很低下,世袭制度下,许多工匠的后代中也出现了很多敷衍做事的。但是,马三和赵四等人不在此列,这虽然是他们第一次制作炉子和烟囱,然而他们却一次就成功了。

随着炉火越烧越旺,屋子里的温度渐渐的高了起来。

“给,这是你们的报酬。”刘学跟周玉凤要了二两银子,给马三和赵四一人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