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购买东山地契

还是家里舒服,没有蚊虫叮咬,苏浮一觉醒来顿觉神清气爽。

穿衣洗漱,在府上吃了早点后,便又乘坐马车前往了东山。

鲁岩等人的做事效率确实快,窑炉都已经搭建好一座了。

而且,一车车的石灰岩石料被不断的开采,运往河道旁。

那里已然架起了三架大型水上风车,通过河道的水势流动带动大风车运转。

而风车轴的另一端,搭建了一个简易的传动装置,顶端固定着一排排闪烁着寒芒的精铁锥刺。

下方是一个巨大的精铁方槽,底部漏斗装置链接,唯有半个拳头大小的石料,才能从漏斗的另一端滚出。

这些稀奇古怪的玩意,着实让从未见过的人瞠目结舌。

但这还没完,从漏斗另一端滚出的细小石灰岩石料,刚好进入一个大型石磨。

石磨旁,几名老匠人带着农工们,挥动着手中铁铲,将粘土、石膏不断的往里面掺杂。

真正发力的,是几头老驴正哼哧哼哧的来回转圈拉磨。

而最终均匀磨细的生料,被农工们推着独轮木车,运到了炉窑边上。

赵括虽从未如此近距离接触过工匠作坊。

但眼前的生产线,他敢再次签赌契,甚至是搭上身家性命,这绝不是民间作坊该有的器具和构造。

这苏浮到底想作甚?愚公移山么?

再次回到东山,苏浮望着如火如荼的水泥生产线,极其的满意。

鲁岩也已经按照他的吩咐,制作简易的木制栅栏暂时将水泥作坊围了起来。

栅栏围墙外围,甚至派侍卫全天候的轮班值守,绝不能让一些宵小之辈偷窥。

古人并不是手艺和创造性不行,而是创造的思维线束还没扩散到这种程度而已。

就比如这水泥配料和制造,苏浮在幽州之时,也只是提供了大概,并不知晓详细的配比。

也是鲁岩几个大匠人,通过不断的试验研究才最终研制而出。

鲁岩这人确实贼靠谱,他安排的事情,也从不过问缘由,只顾带人埋头猛干。

看来,这个月要给老鲁多发一些奖金咯,苏浮如是想着。

“公子,河道那边已然在堆砌石料堤坝地基,你是不是忘记采买糯米石灰浆了?”

顶着熊猫眼的赵括,不满的对着苏浮唠叨:“那几个大匠人都在催促了,明日日落之前,必须运送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