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去一年,军事改革成效显著,容铮在年底被提拔为兵部尚书,位列正三品,也就是国防部正部长。
此外,他还同时兼任文渊阁大学士的身份。
有了大学士的头衔,容铮从此正式进入内阁,成为内阁次辅。
内阁有多厉害呢?
它相当于现代的国务院。
内阁掌管各种政策的上传下达以及重要政策的制定。
阁权的核心是“票拟权”。
所谓票拟,是指内阁大学士可以在呈递上来的奏章上,用一张小票墨书写上自己的建议,供皇帝参考。
至于建议是否被采纳取决于皇帝的“批朱”,就是用朱笔在奏章上标记上皇帝的意思,比如是否采纳之类。
试想下,全国每天呈递上来的奏章数不胜数,皇帝每天即使加班到吐血,都不一定能看完。
所以皇帝需要依赖内阁,替他做一些决策,偶尔闭眼“批红”,直接采纳,毕竟这十分省事,可以早点下班回去躺着。
虽然皇帝们都想独揽大权,但实际上,这非常不现实,最后必然是需要以各种形式分权。
由此可见,内阁大学士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政治决策权。
当然,皇帝依然是最大的boss,有一票否决权。
内阁权力的大小、地位的高低都主要表现在“票拟”被皇帝采纳的程度上。
若是内阁的首辅能得到皇帝的宠信,那他就相当于国务院总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