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皇帝在朝堂中的首肯后,武举制度的章程正式步入严谨细致的审核流程。
容铮听取并整合各方官员的相关意见,对武举章程进一步修订与完善。
八月的下旬,朝廷正式颁布诏令。
明年二月将将举行第一场县武试,四月府武试,七月省城选拔,十月进京受选。
若是通过省城严格的选拔,对于不够路费赶考的应试人员,朝廷会安排公车,提供盘缠,送他们进京。
武举的考核不宜像科举文官选拔那么复杂,一年时间足矣。
此政策一出,百姓沸腾,全国弓箭、马匹、武器大卖,民间有志之士强身健体、摩拳擦掌,积极响应武举。
朝廷如今重视武艺,若是通过武举入仕,平民以后封侯拜将也说不准。
之前,普通百姓通过服役进入军营,那都是最底层的士兵,大部分人很难往上晋升,因为好的武职都被武官们牢牢把持留给后代。
反正有些男子必须服兵役,那干脆从现在开始好好练习,争取在武举闯出名头来。
“我读书不行,但擅长骑马射箭,正好参加武举。”
“我射箭可以,但不够钱买马,怎么办呢?”
“咱们找几个人合买一匹,互相轮流骑马练习。”
......
此政策在武职世袭制中暗暗撕开了一道口子,给了平民百姓更多步入仕途的机会。
同时也传递出一个重要信息:朝廷不再一味守旧,开始不拘一格地选拔真才实学的人了。
这就意味着,哪怕无法通过武举考核,仍可通过服役投身军旅,表现良好,也将会有出头之日。
反正就是,好好练武绝对不会有错!
一时间,尚武的风气渐渐在全国蔓延开来。
从地方官员呈上来的折子看,此政策反响很好,报名人数很多,越来越多的男子投身于锻炼之中。
......
转眼又到年底,容铮带着夫郎和孩子去参加冯轩文的婚宴。
冯轩文入朝为官半年左右,凭着奖励和官俸暂时买不起京城的房子,他在城南处租了一套二进的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