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书院下学后,容铮低头收拾好东西,正要前往国子监。
“容铮!”门口传来温琰的喊声。
容铮抬头往门口看过去,见是有些日子没见的温琰,便走了出去。
“什么时候到京城的?”
温琰微笑道:“刚来没几天,我四叔将我安排到了京师书院。”
容铮点头,温琰四叔是中书侍郎,凭这正四品的朝廷大员身份,安排亲侄子来京师书院不是难事。
“我知道你定然会在书院最好的课室,所以来瞧瞧,看能不能碰见你。”
温琰的四叔虽然能安排他进来书院,但却不能随意挑这里的教谕。
因为这里的一些教谕是曾在朝中当过官,山长就曾官拜学士,所以一个四品的官也只能将人送进来,至于安排在哪课室,依然需要经过入学考核来决定。
容铮也高兴在这里遇到熟悉的人,与温琰寒暄了一阵,但因为赶着去国子监,很快便告辞。
温琰本来想邀请容铮去喝酒,叙叙旧的,听闻他要去国子监,震惊过后,就是麻木。
“那下次休假日,我们再约。”
“好。”
看着容铮远去的身影,温琰不禁感叹,他跟容铮的差距越来越远了,他通过四叔的关系才能进入京师书院,容铮是靠实力获得资格就读书院的。现在容铮又以举人的身份,已经能去国子监修书了。
这就是面对学霸的无力感吧,唯有正视差距,努力追赶了!
郭祭酒将容铮安排去了国子监的典籍厅,这部门是负责典籍的管理与维护。
因为圣上决心推行算学,招了不少进士来深入学习算学,力求为算经典籍做注解,以及进一步编纂通俗易懂的算学典籍。
然而,科举出身的进士,倒是擅长写诗做文章,但对算学了解不深,那些算经典籍语言表达晦涩,他们钻研得一个头两个大。
容铮刚来的时候,典籍厅的其他人知道这只是区区一个举人后,更不把他当回事了,不过也没为难容铮,只是将他当透明。
他们学起来都难,还指望一个举人能帮上什么忙呢?
不阻碍他们做事,就是最大的帮助了。
老实说,他们完全不明白为什么郭祭酒将他弄来典籍厅,钻研算经可不是件轻松的差事。
郭祭酒带容铮来的时候,只说让他参与算经书籍的注解与修书,也没明确说让谁带着容铮做事,所以容铮目前处于闲散人员状态。
容铮倒是觉得没什么,来到典籍厅便埋头看算经书籍,这里有很多珍藏的典籍,外面书肆没有得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