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被赏识

京师书院的山长在收卷上去后,便抽走了容铮的试卷,去拜访了周大学士。

山长虽已没有官身,但是也曾官拜学士之位,只是后来觉得自己不适合官场的纷争,便辞官去了京师书院做山长。

他觉得可能在书院会少一些尔虞我诈。

做官时,曾跟任大学士交好,他俩曾经是同窗,又一同入朝为官,互相扶持过,算是好友了。

那书院入学的考核题,还是山长请周大学士出的。

周大学士虽非算学出身,但他深谙算学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他看来,小到日常生活的土地测量、农业生产、商业交易,大到天文历法测算、工程建设(水利工程、造船行业),甚至军事发展,算学无处不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周大学士这些年有时间都会钻研算学,可惜年纪大了,哪怕有智慧,也学得慢,但水平好歹在朝中大臣中最优。

内阁大学士,作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是皇帝的参政顾问和最高幕僚。

所以周大学士向皇帝谏言劝策,说尽算学对国家发展的关键性,以及提升算学地位的必要性。

于是,这才有了科举增加算学考核的重大改革。

这会,他神情专注地看着朋友递过来的答卷,目光在纸面上停留了许久,卷面上的符号对他来说有些陌生,尤其是那标注着两支十字箭头的图示,更是让他难以捉摸其背后的玄机。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尽管这些符号与图示难以理解,但所得的结果却与他自己费尽心力计算出的极为接近,甚至可能更为精确。

山长见周大学士看了良久,忍不住开口问道:“他整个演算过程,是否正确?”

“我也参不透,但应该是有什么门道的,不像是胡乱图画而碰巧蒙对的。”周大学士用手捋了捋胡须,放下答卷,沉吟道。

“我当时看他埋头演算非常投入,虽然字迹十分潦草,但也觉得是有些门道。”

山长依然对容铮写在素纸上潦草的字迹耿耿于怀,时刻不忘吐槽。

“此学子名唤……”周大学士发现自己没有留意答卷上的名字,低头又看了一眼,

“哦,是容铮,我明天让郭祭酒跟我一起去听听这个学子对这个解题思路的说法。”

所谓祭酒,就是国子监的最高级主管,相当于国家级教育部长。

“那我明天让容铮到我厅堂来,你们两个装做书院的教谕,如何?”

“甚好。”想起什么,周大士继续道,“这答卷先留在我这,我想晚上再看看。”

这题他想了一个多月,才有思路,勉强做出来,那学子竟然一个时辰不到就解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