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以后,自己有机会可以给这书做做注解吧。
很快迎来考核,容铮拿到考题后,扫了一眼,只有两道题,题目还挺长。
第一题,直击士风之本,问如果士风不正,该如何正士风以复古道?
第二题,是关于为官之道的论述,假若身处朝廷,朝中势力错综复杂,明暗交错,该如何抉择自己的立场?
容铮觉得这第二道题还蛮有意思,倒感觉是那位陆教谕出的题,跟他个人的经历挺相关。
他沉下心来,认真思考,提笔作答,洋洋洒洒地写完答案。
这场考核上午考完,下午就开始给生员分配班级。
大家坐立不安地等待着,刘教谕宣布:“考核结果已出,现在开始分班。”
稍作停顿,“容铮和温琰去三班听学,冯轩文去一班......”
公布完毕,黄毅和陈语杰都去了八班,这个班就是默认没有被其他较好的教谕选中的意思。
刘教谕临走前,对容铮道:“陆教谕找你,你去三班找他吧。”
“是。”
能去三班,容铮心中松了一口气,好的老师,能让自己学习之路事半功倍。
陆教谕,年逾半百,面容中透露出岁月的沉淀,那双眼睛颇为深邃,仿佛能洞察世间万物。
“我看了你的答卷,字写得大气,文章也做得漂亮,你能连中小三元,确实天赋过人。”陆教谕指着容铮的答卷。
“当年我在京城为官之时,深切体会到朝堂远非一片净土,反而是权谋斗争的漩涡中心,眼见着朝中同僚或明或暗的较量,利益集团的勾心斗角。我既不愿同流合污,又无法完全抽身事外,最后只能辞官回乡。”
说到此,他语气无奈,略带叹息。
话锋一转,语重心长,“我看你的答卷论述:修身立德,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有所触动,希望你将来入朝为官的时候,永葆初心,为民请命吧。”
容铮拱手行礼,神色恭敬:“多谢夫子谆谆教诲,学生受教,定当铭记于心,不负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