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唱名听封(下)

说到这里,李世民扫视着左右两列衮衮诸公,沉声说道:“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朕今日划分等级,排列功劳来进行封赏,或有不当之处,亦或有人心中不服,朕也想听听你们的心声,届时大可以各自申明已见”。

听见李世民这样说,李纲也是无话可说,躬身一礼后便是退下。

毕竟李世民是用自己的钱宴请功臣,没有用国库的钱,唐承隋制,天下财赋尽归左藏库,而皇帝私人的钱跟国库是彻底分开,互不干涉,没有牵连。

直到天宝四年,唐玄宗任命王拱为户口包役使,征剥财货,岁进钱百亿万缗,并设置大盈库,将非租庸收入全部纳入大盈库,以供天子私用,亦称内库,并以宦官掌管大盈库,自此天下之财尽为君主私藏,财政有司不得计其多少。

既然皇帝自掏腰包设宴,那便不存在浪费国力,如此一来,皆大欢喜,众臣再次欢喜相庆。

然而李世民若有所思,兴致显得有些索然,刚刚李纲的一番话毫不遮掩的直击要害。

现在关中缺粮,难民越来越多,突厥或将南侵,如此困境,如何还能有心饮宴。

见气氛有些低沉,李承乾抖擞精神出列,先是面对李世民深深一拜,再向李纲叉手一礼。

“臣直君贤,国家幸甚”,李承乾张开双臂,朗声说道:“如今虽是百废待兴,然幸逢圣主,君臣齐心勠力,定可建立无上功业”。

听得李承乾的话,众臣愕然。

长孙无忌迅速附和,山呼称颂,其余众臣反应过来也是纷纷附和。

李世民淡淡的瞥他一眼,便是挥手道:“无事散朝”。

李承乾一路上屁颠颠跟在李世民身后,等回到殿中,李世民还没有时间搭理他,当即拟旨发往三省,太上皇提出迁居仁智宫,然仁智宫年久失修,便由私帑和户部共同出资,修缮仁智宫。

命人这封旨意递往三省后,李世民便是看向李承乾,好整以暇的说道:“看不出来啊李承乾,你这奉承很熟练啊”。

李承乾咧嘴一笑,“这不是看阿耶你的兴致不高,特意缓和一下氛围”。

李世民不置可否,只是问道:“那你说说,我为何兴致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