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李承乾来到跟前,长孙无忌心里知道李承乾这是好奇,当即主动说道:“我们在商议太上皇的居所,太子殿下可有建议?”
李承乾闻言一怔,也没多想便直接说道:“太上皇不在太极宫吗?”
太极宫里宫殿楼阁多达上百间,李渊随便寻一处宫殿都可以居住,比如李渊现在常待的临湖殿。
听到这话,长孙无忌看看左右,见除房杜以及高士廉外,也无外人,当即摇摇头,“岂有二帝同居一宫之理”。
李承乾闻言反应过来,也是点头说道:“阿舅所言有理”。
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虽然现在李渊已经彻底释怀,对于权势也不再上心,但若是同在一个地方,时间一长,难免生出龃龉。
高士廉捻捻斑白的胡须,有些迟疑的说道:“弘义宫已经改建完毕,幽静宽阔,不如请太上皇入住弘义宫如何?”
李承乾闻言脸色有些复杂,走近一步,低声说道:“舅公,虽然弘义宫环境清幽,但我大伯和巢王住在里面,守卫严密,若是太上皇入住,外人看来,难免有…幽禁之嫌啊”。
众人听到这话,也是纷纷点头。
这时,李承乾忽然想到另一处宫殿,那是原本历史上,李世民最爱的行宫,除太极宫外,李世民基本每年炎夏都会去这座行宫避暑。
“仁寿宫如何?”李承乾想到这里便直接说道:“仁寿宫我以前去过一次,那里依山傍水,环境优雅,景色壮丽,距离长安也很近”。
长孙无忌闻言点头附和,“仁寿宫可以,当年是宇文恺和封相公一起督造,乃前隋帝宫,规模宏大,作为太上皇居所,也符合礼制”。
高士廉也是点头同意。
然而房玄龄却是摇摇头,“若太上皇入住弘义宫有幽禁之嫌,那入住仁寿宫岂不更加授人以柄,莫要忘记前隋文帝崩于仁寿宫”。
李承乾听后脸色一怔,这一点他还真不清楚,隋文帝杨坚在仁寿宫驾崩,现在又把李渊送去养老,那李渊该怎么想,世人又该怎么想。
“排除弘义宫,仁寿宫,那便唯有仁智宫了”,一边的杜如晦轻声说道。
大唐四大避暑行宫,即:
岐州天台山上的仁寿宫,始建于前隋开皇十三年,贞观五年改称九成宫;
宜州玉华山上的仁智宫,始建于武德七年,贞观二十一年改称玉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