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动手的敌人

我来自天朝 但丁的手 6134 字 2个月前

最先起事的回军组织者是任武、洪兴和郝明堂三个人,自称“元帅”。赫明堂是陕西同州人,少时在西安城内的“小皮院”学经,三十多岁去云南开学,担任“伊玛目”,在那里结识了杜文秀以及同乡的任武。后来二人因参与杜文秀叛乱,被官府缉捕,于是返回陕西,与当地阿訇洪兴等秘密准备武器,等待时机起事。“咸丰七、八年当倡乱云南未果,遂逃仓渡(即仓头),潜于礼拜寺造军械旗帜,谋不轨。”

汉人被打疼了之后,也回过神来了,开始对回村展开报复。渭河南岸的回军力量相对较弱,首当其冲地遭到了汉人的反攻,华阴县团练“闻回族北渡状,且望见迤北烟火,遂烧秦家村、乜家滩”。秦家村是一个回民大村,最早起事的回民都聚集在这里,参与暴乱的青壮自然跑去北岸了,而留在村里不愿过河对岸的人,都是没有参与暴动的回民,“自知无罪,苦口哀求”,但此时双方都杀红了眼,哀求有个屁用!于是也遭遇到了汉人村子同样的命运,最终被夷为平地。今天的秦家村位置已从原址向南移了足足一里地;至于乜家滩,不但村子被夷平,连地名都不复存在了。

此外,渭南、华州、华阴各州县也发生了大规模较的回、汉大械斗。到了五月上旬,关中大致的局势是:太平军没有波及的渭河北岸地区,回民取得了优势;而太平军横扫过的渭河南岸一带,则是汉人占据了相对优势,双方隔河遥遥对峙。

即使局势到了这一步,清廷还是将事件定性为回、汉持械斗殴,并没有打算出兵镇压。清廷在给陕西巡抚瑛棨的诏书是这样写的:“陕省汉回寻仇互杀,实系腹心巨患……著瑛棨、张芾即饬现派之官绅速行前往晓谕解散,倘始终抗违,即将起事回匪严拏惩办,其安分良回,仍妥为联络,以资守御。”

张芾是陕西泾阳人,二十岁就考中进士,此后一路官运亨通。太平军起事时,张芾正担任江西巡抚。由于九江失陷,张芾被免职。此后数年,张芾在皖南地区与太平军作战,败多胜少,又一次被革职留军听命。直到咸丰十一年(1861年)二月,因太平军和捻军攻进关中,清廷才下诏张芾回到陕西督办团练。

朝廷既然下了旨意定了调性,下面只能执行。五月,张芾带队去高陵、临潼等地调解回、汉械斗,同路的有回绅马伯龄、山西候补知县蒋若讷以及侄儿张涛等二十余人;陕西布政使刘鸿恩则带队前往渭河北岸。虽然张芾信心满满,但是一路走来还是被所看到的人间惨象震惊了!他在奏报中这样写道:“近日渭南地方,汉回又复构釁,互相械斗,该处回众将汉民村庄焚毁杀戮甚惨;

大荔县一带,回民亦纠众助斗,两县汉回,各怀不平,愈斗愈狠。并据华州知州禀称:渭南赵姓招募回勇在华州峪口滋事,华阴县汉民复将秦家村等处回庄焚毁;(渭)河北大荔、渭南所属汉、回各庄,亦互相烧杀,日来尚在相持;

又据同官县知县禀称:耀州、富平等处汉回突至耀州所属之富沟堡,杀毙回民数十人,焚毁礼拜寺,复至同官县属之韩家原,开放枪驳,围攻搈杀。”

出发前,曾有人劝他不要自蹈险境,至少也要带够兵力,以防不测。但张芾没有听进去。五月七日,张芾一行到达临潼县的油坊街,临潼县令缪树本前来迎接,并派出民团在张芾下榻之地布防。可能是张芾对局势判断过于乐观,也可能是为了显示朝廷的宣抚诚意,反正他下令将民团解散了。

第二天,渭南仓头镇的十几个回民首领前往油坊街拜见张芾,申诉说:“汉民凌逼太甚,所以拒之者,缓死耳,非敢为逆也。”要求解散地方团练,保护回民生命财产。张芾是奉旨行事,朝廷要求惩办首犯,赦免吃瓜群众。

于是张芾说“汝等皆良回,起衅者任老五耳。只诛渠魁,胁从罔治。吾居此,但待汝等一纸甘结耳”。意思是“你们都是良民回回,闹事者是任武。只诛杀大头子,被迫参与闹事的不治罪。我就住在这里,只等你们立个字据。”

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张芾这番话后等于亮出了朝廷的底牌,他忘了面对的是一群什么人了。任武当就在那十几个回民当中。闻听后又恨又怕,私下请马伯龄代为通融,请张芾放他一马;而张芾不敢违抗朝廷的旨意,始终坚持要公事公办。任武见文的不行,便打算赶回仓头镇,召集人马到油坊街向张芾施压。与任武随行的回民当中有人见事情要闹大,便悄悄把消息透露给了马伯龄,劝他们赶紧返回西安。

五月九日拂晓,马百龄劝大家火速返回西安,其中一些人已经上马走了。但张芾端坐堂上,就是不肯走。马百龄、缪树本、蒋若讷和张涛四人见状,也只好硬着头皮留了下来。缪树本也来劝张芾赶紧走,但张芾大大咧咧地说:“吃了早饭再上车!”众人见张大人如此淡定,只得吩咐厨房端来烙饼吃了。结果张芾说还要喝一碗粥。等粥熬好喝完,天已大亮了。

这时任武带着大队人马杀到了,将张芾住所围了个水泄不通。其中有个叫马云的回匪混在人群中起哄说:“任老五不能交出。起事的不是任老五,还有有钱有面子的人。如今有钱有面子的无事,拿无钱无面子的去顶命,此事实属不公,一个锅打破了,乱就乱到底!”

这一下人群顿时失控,一拥而入闯进院子。任武想拦也拦不住了。就这么着,张芾等人做了回民的俘虏,被裹挟着押往仓头。

张芾一行在任武手中成了烫手山芋。任武屡次找张芾放自己一马,张芾说什么也不答应。任武也不敢动武,人家毕竟是朝廷大员。在僵持四天之后,到了五月十三日这天,一件小事让形势急转直下。

有个回民向任武等人报告称:在张芾的轿子里发现了“剿回”的鸡毛传帖,上有“秦不留回”字样。这下让任武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于是逼迫张芾下跪,承认“鸡毛贴”是自己所写。张芾虽然迂腐,但有骨气,昂然不屈,骂声不绝。任武恼羞成怒,下令将张芾的耳朵割掉。次日,在渭河滩将张芾大卸八块,缪树本、蒋若讷和张涛等几位汉人也遭了池鱼之殃,只有马百龄及几位回民兵被任武放了一条生路,几天后逃回西安,还原了整个事件的经过。“鸡毛信”自然是故意栽赃张芾的。

“陕不留回”本是任武嫁祸清政府,用以逼迫回民和他造反,他带头杀妻杀子的逼迫回人下决心,回回除了西安城里的,其余没有头脑,大肆乱搞杀人,到左宗棠调集几百营清军直接犁了陕西,除了西安城里的安分守己的两万回回,基本上达到了那个造谣生事者的“陕不留回”,说到底,自私的人造就了一个民族的灾难,说不清楚谁的错!

黄赞汤,生于嘉庆己丑年(1805),道光戊子科(1828年)举人,癸巳科(1833年)进士,钦点翰林院编修;

历充国史馆协修、篡修、总篡,文渊阁校理、奉天提督学政,盛京宗室觉罗官学汉教习阅卷大臣;

历任江南道监察御史、顺天府府尹、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河南巡抚兼提督军门;稽查通州西仓巡视北城察院;稽查盛京宗室觉罗官学;奉天福建查办事件大臣;稽查左翼觉罗官学;杨村两次查验驳船大臣;防河大臣;赏戴花翎覃恩诰授资政大夫、荣禄大夫、光禄大夫;

丙午科(1846年)乡试副考官、己酉科(1849)考试试差阅卷大臣、己酉科(1849)福建乡试正考官、福建提督举政钦差;

1851年应诏陈言,认为救时之要首在“防夷“,力主惩办汉奸,组织军民,抵抗外国侵略;

咸丰六年(1855年)秋闱,咸丰皇帝委任黄赞汤为福建乡试主考官;

总理西楚两岸盐饷事务,江西盐饷总局。曾国藩赣战三年,黄赞汤在江西劝捐济饷八十余万两助曾济困;

1858年任通政使;戊午科(1858年)复试顺天举人阅卷大臣;

次年至咸丰元年(1859---1862)擢东河河道总督;

1862年任广东巡抚,修建水陆炮台,加强战守。

殁于同治己巳年(1869),享年六十五岁,葬吉安县固江镇社边村紫源山寅申向。

他基本上是曾国藩中后期,江西后勤饷银的筹集者,历任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河南巡抚兼提督军门;稽查通州西仓巡视北城察院;稽查盛京宗室觉罗官学;奉天福建查办事件大臣;稽查左翼觉罗官学;杨村两次查验驳船大臣等等,就可以看出这个人物资征集调拨毕竟擅长。

周玉衡字器之,湖北荆门州人,本锺祥王氏,依外祖周,遂从姓焉。嘉庆十二年举人,道光四年,大挑知县,发江西。署会昌、龙泉、大庾,除龙南,调赣县。又署宁都、新建,迁义宁知州。湖北崇阳土匪滋事,以协防功擢知府。二十五年,授南康,调赣州。

咸丰元年,粤匪起,又以防守毗连粤境地方功进道员。二年,授吉南赣宁道。时广东土匪窜始兴,玉衡饬守备任士魁等协剿,歼擒甚夥。三年,剿泰和窜匪失利,坐褫职留任。以克复万安、泰和、搜捕龙泉等处馀匪,援剿广东南雄、韶州劳,复职。

五年,擢按察使,总理吉安军务。时粤匪由湘入赣,连陷郡邑。玉衡子江宁布政司理问恩庆适奉差至,遂捐赀募勇,率恩庆领兵三千馀分路进剿。先后复安福、分宜。攻万载,贼众二万拒官军,玉衡身先士卒,奋勇鏖战,恩庆继之,斩馘无数。克万载,军威大振。贼由间道窜吉安,急率兵驰救,历数十战,斩馘数千。贼围城月馀,粮尽,死守,援不至。地雷发,城陷,犹巷战,手刃数贼,死之。恩庆亦遇害。

玉衡起家牧令,长听断,勤缉捕,有循声。及身在戎行,与士卒同甘苦,故人思效命。卒,年六十有六。诏视布政使例赐恤,谥贞恪,赏世职,祠祀吉、南、赣三府。子恩庆赠知州衔,赏世职,诏祀荆门。穆宗御极,追念殉难诸臣,各赐祭一坛,玉衡与焉。玉衡第四子炎,知府。剿匪泰和,阵亡,赠太仆寺卿,亦赏世职。

陈孚恩(1802-1866)字子鹤,号少默,别号紫藿。学者陈希曾之子。江西新城钟贤(今黎川县中田乡)人。官至礼、兵、刑、户、吏各部尚书。清代著名书法家。

陈孚恩[清]道光五年(1825)拔贡,经朝考一等,授以七品小京官,升吏部主事,任军机处章京(即小军机),迁任郎中。

当朝大学士穆彰阿十分赏识陈孚恩,将其提为太仆寺少卿、通政司副使、太仆寺卿,均留军机处章京上行走。后迁大理寺卿、左副都御史,兼署顺天府尹、工部侍郎,升仓场侍郎。二十七年(1847)五月,调任兵部侍郎,参与军机大臣议事。

十一月,奉命赴山东巡视,弹劾巡抚崇恩犯有“库款于缺、捕务废驰”罪,并暂代山东巡抚。不久,转任刑部右侍郎。十二月返京,受到朝廷嘉奖,特赏头品顶带,紫禁城骑马,并御赐“清正廉臣”匾额一块。

二十九年闰四月,奉令赴山西查办巡抚王兆琛贪婪一事,将其逮京治罪。后调工部左侍郎、迁刑部尚书。三十年正月,文宗即位,召集诸亲王及大臣讨论郊坛配位事。

陈孚恩因与怡亲王戴恒等在皇帝面前争论,被斥为“乖谬”,降三级留用。五月,奉养母为由乞归原籍,获准辞去军机大臣、刑部尚书之职。

咸丰元年(1851),奉命在家乡帮办团练。三年六月,太平军围攻南昌,陈孚恩协助江西巡抚张芾、湖北按察使江忠源固守南昌有功,获赐花翎奖励。八年,以头品顶戴代理兵部侍郎、礼部尚书、兵部尚书。十月,参与查勘顺天乡试舞弊案,内涉其子陈景彦,议降一级以示惩戒。九年,署刑部、户部尚书。十年九月,任吏部尚书。

咸丰十一年(1861)七月,穆宗继位,陈孚恩被重新起用后,为巩固地位,他与戴恒等亲近起来。后戴恒等因力阻慈安、慈禧皇太后垂帘听政,被赐自尽,肃顺被斩。陈孚恩也因少詹事许彭寿以戴恒党援所劾,又在搜查肃顺家时,得陈孚恩“暗昧不明语”私书,被捕入狱,籍没其家,追缴回宣宗所赠匾额,发配新疆戍边效力。

同治三年(1864)六月,沙俄乘新疆回民反清举事之机,派兵侵占了伊犁西北的博罗湖吉尔卡伦。伊犁将军常清带领军民进行抗击,陈孚恩奋勉效力,常清为其请功,未准。

四年春,新任伊犁将军明绪,奏言陈孚恩筹饷筹兵不遗余力,恳请予以释放,获准。并命陈孚恩留在伊犁,协助办理兵饷事宜。五年五月,新疆一支回民部队首领金相印,借助浩罕汗国(今乌兹别克)军队支援,攻陷伊犁。明绪等战死,陈孚恩及其亲人一同殉难。

书法董其昌。与祁寯藻、赵光、许乃普称清四书家。

何老倌儿事迹,我模仿的是开国大将耿彪回忆录里他叔叔的事迹,只不过是担很重的矿砂,为了省钱,死命的扛着,因为不肯交落地费,别人不准他上船,人最后担着矿砂河边疯掉了。

清末代人活的很苦很苦的,一家人可能就一套衣服穿,新中国成立后刚开始还有这现象,调研时,彭见到这情况责问村镇干部,干部回答是风俗,彭德怀骂村干部,既然是风俗,你为啥老婆有衣服穿。

谢谢大家观看,最近有事,耽误了些时日,大家见谅!

请看下节——兵者——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