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快步走到内院,与杨士奇执手相看泪眼,双双哽咽。
朱瞻基无意打扰他们君臣情深,自顾自站在太子身后充当护卫,心里想着晴雯在景云宫内是否安好。
对了,她最近喜甜喜酸,待会要不要买点糖葫芦回去······正神游天外间,他忽然听到杨士奇的声音。
那位首辅抛弃了往日的低调隐忍,语调满是激荡高亢:
“太子殿下仁厚,日后堪当明主,臣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当的!殿下乃天命所归,还请万万不要灰心,今后明枪暗箭,一一防住就是。”
太子早已哭得说不出话,朱瞻基眼中虽然没有泪意,却也不得不为此感到动容。
所谓士为知己者死,所谓鱼水之臣,大抵如此吧。
老爹还是太子,就已经有了这样的忠臣。那自己呢?
朱瞻基想着,一面侧耳去听有没有暗卫盯梢的呼吸声,脑海中却浮现起硬要陪他留在宫里的晴雯。
他的第一个忠臣,竟是明媒正娶的太孙妃,这样的感觉,似乎也颇为不错。
-
不出朱瞻基所料,从杨士奇家里回来的第二日,他就被皇爷爷叫去了乾清宫。
“太子去探望杨首辅了?”朱棣看着奏章,头也不抬地哼了一声,“亏朕还以为杨首辅是纯臣。”
皇爷爷如今还管杨士奇叫首辅。朱瞻基磨墨的手顿了顿,觉得此事还有戏。
“又打什么坏主意呢?”朱棣抬头,看着孙儿的发辫随着磨墨的动作一颤一颤,很想上手揪一下。但想到皇后护短的模样,摩挲两下手指,还是忍住了。
“孙儿只是在想,皇爷爷应该不会狠罚杨首辅的。”
忍不住了,朱棣抬手揪了一下朱瞻基没带发冠的辫子,任由他被揪得呲牙咧嘴:“你倒是会揣测圣意。”
杨首辅是治国救世之才,他还没糊涂到要杀他的地步。只是这么一个大臣居然是太子党,又叫朱棣心里有些微妙的不平衡。
——那个又傻又肥的太子,到底有哪点好了,为什么大臣们都选择他,而不是英俊潇洒、更像自己的汉王?
想到这里,他又忍不住开始数落太子:“大胆朱高炽!敢在朕眼皮子底下与首辅大臣私相往来,这不是明摆的不臣之心,他当朕是死的吗!”
“憨傻痴肥,叫他减肥也不见他减,成天只知道笼络朝臣······不争气的东西······”
朱瞻基知道皇爷爷不喜父亲与朝臣结交,太子执意探望杨士奇时,他就知道会有今天这一番破口大骂。
但他却没有阻止过太子。
谁都知道慈不掌兵、仁不称帝,可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太子若是真的理智无情,也会错过杨士奇这样的肱骨忠臣吧。
他闭着眼睛,默默听着皇爷爷对太子的百般不满,只是将墨汁磨得更浓了些。
插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