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抿一口水含在嘴里,她仰起头,舌头微微上卷,喉咙颤动,“rrrrrrrr——咳咳咳咳咳。”
水最终还是没能含住多久,顺着喉管而下,安尼呛了起来。
这已经成为这一个月以来每天清晨的惯例了。
安尼面无表情地把嘴里剩余的水吐出。
还好她没穿到俄罗斯,否则早晚要被俄语那大舌音给折磨死。
晨曦福利院准确来说并不是孤儿院,而是一家社会福利机构。
早在十年前,巴黎市政府就颁布了一部“照顾和保护儿童法”,旨在保护需要照顾和支持的儿童,特别是孤儿和流浪儿童。根据这项法律,孤儿一般会被合适的家庭收养或被安置在福利机构。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发展,家庭化照顾的模式越来越多,这就导致曾经的孤儿院逐渐转型,留在孤儿院里头的孩子也越来越少。
晨曦福利院现在各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加起来也就七八个,安尼是最小的。
安尼之所以还留在晨曦,并不是因为没有家庭收养她,事实上,长相乖巧的安尼其实很受先生太太们的喜欢。
就是小姑娘看上去一些痴傻,很少张嘴说话,对外界的反应也非常迟钝,性格看上去十分孤僻。
不仅如此,每当米歇尔太太试图和她沟通愿不愿意离开福利院的时候,她就会像受了巨大刺激一样惊声尖叫,死死抱着米歇尔太太的大腿嗷嗷大哭。
无奈之下,米歇尔太太和院长马丁夫人只好决定等安尼再大一点再安排收养事宜。
这就是这一个月以来安尼凭借自己一个词一个词往外蹦的交流方式,从比自己大一岁的玛丽那搜寻来的信息。
在此之后,安尼开启了华国人特有的卷王模式。
安尼借鉴了华国一位非常出名的歌星学习外语时使用的方法。
她先是从福利院的图书室里把所有教发音的绘本和教材全部找了出来,对着镜子纠音。
等过了发音这关后,她开始把每天的报纸在大人看完之后收集起来,从头版摘抄一篇文章下来,对着英法词典一个字一个字地查,之后她会拜托已经上五年级的伊薇特把整篇读给她听。
再然后,她会花三天时间把整篇文章背诵下来,争取做到语速和伊薇特的一样快。
如此这般背诵了三个月后,安尼对法语的语感有了非常明显的提升,开始逐渐能听得懂身边人的复杂长句。
对自己终于有了点信心的安尼,开始在口语方面下功夫。
她一改从前闷葫芦一样的孤僻性格,开始缠着小伙伴,米歇尔太太,厨房的拉瓦尔夫人和妮娜小姐,以及其他社工甚至志愿者们,不断练习日常对话。
“玛丽,今天学校发生了什么事情,你和我说说呗?”
“米歇尔太太,您能告诉我圣彼得图书馆怎么去吗?”
“拉瓦尔夫人,我想知道马铃薯的一百零八种烹饪方式,您可以教教我吗?”
拉瓦尔夫人:“……”
虽然米歇尔太太对于安尼的巨大转变十分惊喜,但本身事务繁忙的她,现在尾巴后又跟了一个喋喋不休的小尾巴,实在苦不堪言。
“亲爱的安尼,这样吧,我带你去圣彼得图书馆开张借书卡吧。”
“好的呢,米歇尔太太。谢谢您,您真是个大善人!”安尼扬起甜甜的笑容,眼底闪过一丝“计划通”的调皮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