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列里先生的忙碌也就暗示了巴蒂斯特·波克兰先生的忙碌。既然暂时没有机会拜访崇敬的作家,安徒生决定先在巴黎逛逛。
作为一个对巴黎知之甚少的外乡人,他不太清楚大街小巷里藏着哪些好店,但是早闻“卢浮宫”的大名——这座宫殿在法国大革命后就被收归国有,成为法国国立美术博物馆,其中收藏着无数艺术珍宝。
十年前,由法国总统提出的“大卢浮宫”计划对这座古老的建筑进行了改造,新增了贮藏室、处置室和修复实验室等辅助设备,让其一扫两百多年来积累的老旧。
如今矗立在宫殿前的玻璃金字塔,正是改造后的成果之一。在修建之初,它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巴黎群众无法忍受本国引以为傲的建筑被交给一个外国人来改造,但在修建完成后,这种争议便迅速沉寂了下去——美永远能使巴黎人折服。
这座金字塔虽然是钢结构,但最大限度地削减了钢骨架的凝滞感,强调了玻璃的轻盈透彻。蓝天无遮无挡地映入地下,卢浮宫蜜褐色的石块也在其衬托下更显崇高。
卢浮宫的主出入口也被设置在这座显眼的金字塔之中,杜绝了改造前被诸多外国游客抱怨的、作为面向大众的博物馆和景点而言相当尴尬的问题——第一次来的游客压根找不到卢浮宫的入口,即使幸运地找到了入口,也要在224间黑暗的房间里苦苦求索方向,最终往往以“还没看见想见的作品,就迷路着度过了一天”此种悲惨的经历结束旅程。
听排在周围的游客们狠狠吐槽了一番卢浮宫先前离谱的混乱布局,安徒生无比庆幸自己是在改造完成后才踏上了这趟旅程。
进入金字塔后,通过安检,就可以下到地下大厅,买票,进馆。
安徒生先去了绘画馆,想瞻仰那幅世界闻名的画作《蒙娜丽莎》——据说百分之九十九的旅客都是为她而来。她被摆放在卢浮宫的议政厅,最大的展厅,然而再宽阔的空间,在蜂拥而至的游客的压迫下,还是显得如此狭小、人满为患。
安徒生确信自己正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排上几小时的队与蒙娜丽莎见面,还是随意游览其他展厅里的佳作?
最终,他做出了决定。早上还是先多欣赏一些作品吧,下午再为那位意大利美人奉上自己的时间,看看有没有和她相处的机会。
一楼陈列着意大利和法国的绘画,十九世纪的法国大师们的画作出现在莫里恩厅。因为其红色的墙壁,这里又被称作“红厅”。
第一幅画——奥拉斯·维尔奈的《非洲酒馆》。这位大师是七月王朝的官方画家,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酒馆里的奇妙故事。
安徒生抬头观赏着这一张精彩的作品。在他身边,还有两个青年也如此注视着这幅画。他们都是标致的法国面孔,个子更高的那个棕发绿眼,个子稍矮的则是金发金眼。
金发金眼的那个只看了一会儿,便意兴阑珊地移开了视线:“每看一次这幅画,我都感到新的痛苦。这幅画非洲的画居然比一个晴朗的冬日还要冷,什么都是一片令人绝望的白色和亮光。”
“你说得对,夏尔。”棕发绿眼的青年说,“但是我们最好别在大庭广众之下批评它——你让喜欢这幅画的人怎么办呢?”
说着,棕发绿眼的青年朝着安徒生充满歉意地笑了笑。
确实还挺喜欢这幅画的安徒生:“……”
第二幅画——奥古斯特·格莱兹的《加拉黛和阿西斯》,画的是神话中两位柔软美丽的女性。
金发金眼的青年:“应该感谢加拉黛和阿西斯,她们以自己的美拯救了格莱兹的画作。格莱兹总是在追求色彩,却不幸只有咖啡馆、顶多是歌剧院的艳丽。”
不仅喜欢这幅画,还是歌剧演员的安徒生:“……”
接下来是路易斯·布朗热的四幅画作,《神圣家族》《维吉尔的牧童》《浴女》《男子肖像》。
金发金眼的青年:“拙劣,平庸,聊胜于无,浪漫主义的废墟。”
安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