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处在上升期的王朝,而隋文帝杨坚之所打下的坚实基础与底子,亦足够杨广霍霍。
若是单纯以败家而言,即便是再如何的酒池肉林再如何的喜好享乐,只要杨广不乱折腾,杨坚所留下的一切亦足够杨广挥霍。
但坏就坏在杨广在喜好享乐的同时,同样是一个有着所谓理想的爱折腾的帝王。
可想而知,在这样一位不了解民生疾苦并且极端自大君王的苛责之下,那些大臣们为了完成任何,又究竟会采取什么样的手段。
总归那所有的压力也好来自帝王的宏伟理想与蓝图也罢,都是可以被层层转移的。
受苦的总归不会是那些官吏。
为了尽快的完成任务,为了更好的获得皇帝的嘉奖,营建东都洛阳的官吏们将民工分成三班,昼夜不息。
修建运河就更不必说,男丁们在工地上干活,女眷们则被征调过来炊制饮食。
工程的进度在皇帝的意愿以及监工们挥舞的鞭子之中如火如荼的展开,严格的工期要求,恶劣的饮食以及医疗、劳保设施,长时间高强度的超负荷劳动……服役的兵丁致死者将近一半,东至城皋,北至河阳,拉尸体的车连绵不绝。
但这其实并不是杨广的专属。
役使严急,丁夫多死,疲屯颠仆,推填坑坎,覆以土石,因而筑为平地,死者以万数。
>
给隋朝皇帝干工程?
不填个几万几十万人命那叫什么工程!
至于五险一金包吃包住,想都别想。
只不过杨坚大抵是一统天下结束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以来三百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又打得异族不敢冒头屁颠屁颠的上尊号圣人可汗,人生理想与价值已经得到了实现和满足。更兼之有独孤皇后的压制,所以已经不再具有太多世俗的欲念,折腾的力度小,整个国家在他的手上蒸蒸日上一派兴盛。
至于那小小的瑕疵……人无完人不是。
杨广则不同。
一则这孩子打小就聪明充满各种各样的想法,二则装了这么多年乖儿子好不容易扬眉吐气可不得使劲儿造?
因而隋朝的百姓们很快便发现,随着新君的即位,劳役负担一下子就加重了。
这日子,同样越来越不好过。
原本按照朝廷的规定,每人每年最多只需要参加一次劳役,而时间最长不能超过一个月。
但为了皇帝陛下的宏伟蓝图以及理想,还有那迫不及待的想要做出一番事业的急促心情……大臣们早已经是在一年两次甚至是三次的征发徭役和民工。
只是这些杨广是看不到的,又或者说即便是看到了亦不在乎。
晋武帝司马炎的傻儿子司马衷曾在看到百姓们生活困苦因为吃不饱饭而饿死之后发出疑问,何不食肉糜?
既然没有饭吃,那么为什么不吃肉粥呢?
智商有限的司马衷并不知道,百姓们既然连饭都吃不起,又怎能吃得起肉粥。但这又何尝不是-种讽刺,一种对于当权者的讽刺。
更加讽刺的是这样智商有限的司马衷其实司马家的皇帝之中少有的体贴民生之辈,在听到百姓饿死的消息之时,首先想到的并不是放弃那些贱民,而是如何解决饥荒。
但可惜,在智商有限以及受蒙蔽的情况之下所能够想到的仅只是如此,反倒是徒增笑料。
杨广不同,天资聪颖并且相当聪慧,所接受的亦是精英教育,所看到的是富贵、是权势、是皇位,是皇图霸业,却独独不会是那万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