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直播)

上官婉儿手里的权势甚至还比不得韦后,到底哪里值得后人拿出来翻来覆去的讲呢?

关于他在神龙政变之中那些缜密的布局,激动人心的时刻,凶险万分的地方,随便拉出一个地方,都能洋洋洒洒写上千余字吧?

倒是说啊?怎能不说呢?

天幕张开嘴巴啊!

不仅让后人,更是要让现在与他共处一起的当世之人知道他的丰功伟绩和智慧头脑啊。

上一次降临的天幕将他那些什么还未发生的杀三子,废皇后,占儿媳,弃城而逃的事情全抖落出来讲,他废了很大的劲,才让朝堂之上重新焕发起勃勃生机。

天幕多替他说些好话,能抵得上他千倍百倍的努力啊。

李隆基叹了一口大气,心累。

长安城内,所有人都认真盯着天幕看。

来了,上官婉儿之死,终究是要借这天幕,借这神音,现于这世间了。

皇家秘闻最终是要公之于众了!

【上官婉儿得如此特殊对待,与她手中的诏书有莫大的关系。】

【李隆基打进皇宫之时,上官婉儿手执诏书,为李隆基开门,持烛而见。】

【我们都知道,上官婉儿一人承担了多人之职,诏书皆由她一人撰写。唐中宗李显暴毙之后,韦后令婉儿起草诏书,诏书的内容要包含两个部分。】

【这第一个部分,就是新皇由唐中宗李显最小的儿子继任。第二部分,就是念新皇帝尚且年幼,所以需要韦皇后以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韦皇后这是想走武则天的路子,她想当皇帝。】

【而最终,上官婉儿起草的诏书之中,还包含了第三个部分,第三部分是,新皇的叔叔相王李旦辅政。】

【这诏书最终没有实现,属于韦后一党的宰相宗楚客认为:“相王辅政,于理非宜;且于皇后,嫂叔不通问,听朝之际,何以为礼。”意思是相王还有韦后是叔嫂关系,按照古礼叔嫂不说话,所以不能让二人一同辅政。因此韦后以强硬的手段,无视了这份诏书。】

【诏书虽然没有施行,但是可以说,这份诏书,是上官婉儿和韦后并非一派的证据,是她心向李唐皇室的证据,凭借这诏书,完全可以让李隆基饶她一命。】

【但是偏偏,就在李隆基看过诏书之后,干脆利落将上官婉儿斩于旗下!】

伴随着天幕这声干净利落的“斩于旗下”,看着天幕之人都缩了缩脖子。

长安街的百姓看着天幕,呆住了。

莫说是皇家秘闻,就是寻常人家的八卦,那也是值得听一耳朵的。

他们听得格外认真。

“乖乖,里头还有这么多弯弯绕绕?”

“当皇帝的都有几把刷子的啊。”

“可是为什么要把上官婉儿杀掉吗?她不是用诏书表明了自己向李唐皇室的心了吗?”

文人们险些将自己的手腕掐断。

快说啊,陛下为何要杀了上官婉儿?

她明明有保命的诏书,她明明不是韦后一党。

哪怕那诏书并没有施行,也不该落得被斩于旗下的结局吧!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李隆基在上官婉儿死后,都要将她的墓给掘了,挫骨扬灰?

太极宫前,心思缜密,为官颇久的一些大臣都猜出了原因。

他们看了看站在最前面的李隆基,又看了看天幕,千万句话最终只余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