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苏唐两家还有两家大喜事。
一件是苏白经过三年头悬梁锥刺股的刻苦学习,再加上考前被唐阁魔鬼模拟考了三个月,终于挂在榜尾,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秀才。
二件是唐阁参加了这一年的乡试,最终蟾宫折桂,以解元的好成绩,考上了举人。
这叫两家人都喜坏了。
老苏家祖祖辈辈都是泥腿子,苏白考上秀才之后,他们老苏家对外也可以称一声耕读人家了,这是整个家族社会地位的一个大提升呀,也是家族起飞的起点。
现如今苏白下面还有四个孩子在读书,即使有的资质好一些,有的资质差一些,不一定都能考上秀才,但只要有一个能够考上秀才,也不错了,其他的识字,也能有更好的发展,如此也能为培养后代提供更多的资源。
至于唐家,则完全是意外的惊喜了。
唐阁的学问本来就出色,唐家甚至他的夫子,没有人会认为他考不上,但是他之前的身子实在是太弱了,能够坚持把秀才考下来,已经很不容易了,没想到他竟然还能把举人给考下来,因此哪怕唐阁跟唐父说,他不打算继续参加二月初的会试了,唐父虽然有些遗憾,却更多的还是高兴。
秀才对于平民老百姓来说,是个质的提升,同样的,举人对于秀才,进士对于举人,都是一道大门槛,都是一次质的提升,含金量是不能比拟的。
因此即使唐阁不能够继续再进一步,唐家在县城的地位也稳稳妥妥的了。
为此两家大摆宴席,先是唐家,而后是苏家。
唐家在县城摆,苏家在乡下摆,都热闹了好几天。
苏虞特意抽了个时间去监狱见齐明月。
三年的牢狱生活,再加上生了一个孩子,损了元气,又生活在折磨中,齐明月再也没有当初的年轻美丽了,她衣衫褴褛,头发披散,打结发臭,脸上更是青一块紫一块的,原本还算灵活的眼睛,这会儿就像是一潭干涸的泉,毫无灵气,木木呆呆的。
齐明月呆呆愣愣的看着苏虞,过了片刻才认出她,顿时整个人都激动起来;“苏虞,是你,你这个贱人,是你把我害成现在这个样子的,是你,我要杀了你,杀了你!”
齐明月尖叫着扑过来,从栅栏缝隙伸出手来,那一双手,早就已经没有了当初的白皙柔嫩,变得肮脏枯瘦,好像是刚刚从地里出来的鸡爪子。
苏虞扫了她一眼,神色淡淡:“我是来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的。”
齐明月瞪着她。
苏虞笑了笑,顿时带起一室的光华:“陈俊生考上举人了,成绩不错,名次在前十呢,学政大人挺欣赏他的,听说他打算参加明年的春闱,按照他的学识,应该还是有很大的希望考上进士的。”
啊,陈俊生考上举人了?
齐明月顿时眼睛大亮:“我就知道,我就知道他一定会考上举人的,他一定会考上进士,不,他会考上状元,他本来就是状元啊!哈哈哈,我是举人娘子,我还会是状元夫人,哈哈哈,我要当官夫人了,我要当官夫人了,不枉我重生一回啊!”
齐明月疯癫了一阵,又恶狠狠的瞪着苏虞:“俊生一定会当上状元,以后做大官的,你要是识相点,就赶紧的把我放出去,要不然的话,我绝对不会放过你的。”
苏虞笑了:“说得好像你曾经放过我一样!”
她摇摇头:“还有一件事,齐明月,你不要忘记了,你已经被陈俊生休弃了,他就算是考上了举人,考上了状元,跟你又有什么关系呢?哦,你们之间还有一个孩子!你一定也很关心你的孩子吧?毕竟是你跟陈俊生的长女。不过你放心好了,陈俊生新娶的妻子是个温柔厚道的,即使陈家人都很不待见你的女儿,她也没有刻薄她,而是好好的把她养着。
倒也是,她实在是没有必要跟一个小女孩计较,好好养着,等大了,也不过就是一幅嫁妆的事情而已,可她却可以借此塑造一个善良大度的贤妻人设,得到陈家人和陈俊生的信赖和敬重比什么都重要呢。
可以想象,等到陈俊生以后入朝为官了,也不会辜负她的。
怎么样?你高兴吗?”
“不,不可能的!”齐明月被刺激得疯狂起来:“俊生不会这样对我的,他不会这样对我的,你撒谎,你骗人!”
她重生回来做那么多,就是为了嫁给陈俊生,以后妻凭夫贵,当上官夫人,做老封君,她怎么能接受,这些曾经在她手里的尊荣,却匆匆溜走,全都成全了别人呢?
齐明月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
她疯了。
苏虞轻言慢语:“陈俊生的确是个有才华有能力的,给他一个机会,他必定能够乘风而起,将来位极人臣也未可知,但是齐明月,这一切全都跟你没有任何关系了。
你重生回来又如何?
心怀不轨,连上天都抛弃,到了你嘴里的东西,也一样让你给吐出来!
这,就是你的人生!
一个笑话!”
苏虞说完转身就走了。
而后没多久,就传来齐明月疯了的消息,苏虞无动于衷。
就算是疯了,她也还活着呢,欠了苏家十几条人命,哪里是疯了就能赔偿的?
余生,就给她在地狱里煎熬吧!
考上秀才之后,苏白的婚事也被提上了日常。
他已经二十岁了,之前苏家两老答应给他三年时间,也是知道即使拖到二十岁,以他们家当时的家世,也还是能给他说一门好亲事的,但三年靠秀才有机会,三年考举人却基本上不可能。
考秀才的时候,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少,多是背诵理解,还不用写策论,考举人的时候,就要求会写策论了,还因为本朝皇帝比较偏重实用,对格致和律法时事都有不同程度的偏重,如此即使苏白天纵奇才,也不可能在三年时间里打通任督二脉,一蹴而成,因此婚事就刻不容缓了。
好在他如今是秀才,又有唐家这一门亲事,看好他想要跟他结亲的人家还是不少的,最后是唐夫人给介绍娘家因为守孝错过了芳期的侄女嫁给苏白。
这位姑娘的父亲是梅家偏枝,也不是当官的,却也是个举人,姑娘家也是精心教养出来的,无论是学识还是德容,都是很不错的,苏白跟姑娘见过一面之后,双方没有不满意的,很快就把婚事定了下来,次年年初就把婚事给办了。
苏白成亲后没多久,苏沉也成亲了,他没读书,却也认了一些字,这些年跟在唐家管事后面也学了不少本事,只这本事,是越学越觉得自身的不足,因此即使家里在县城开了铺子,他也没有打算回家帮忙,依旧留在唐家跟着学本事。
学本事也不耽误他成家立业,苏白娶妻之后,他也紧跟着娶了县城一富户的女儿,至于四五,年纪倒是稍微要小一些,家里人不想让他太早成亲,免得分神,他自己也不想太早成亲。
毕竟苏家规矩就在哪里,到二十岁你要是还没有考上秀才,那你就得回家成亲,而后要工作养活自己和妻儿了。
当然了,要是夫子觉得你还可以拼一拼,那只要你父母妻子供养你,你还可以再考几年,但是要想象别的酸秀才一般,吸血父母妻儿,无休无止的考下去,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成亲之后,苏白则没有继续在私塾上课了,私塾的夫子已经不适合继续教导他了,他去了县学,至于四五六七,则是继续在私塾上学。
因为在县城新开了两家店铺,是有苏老二和苏老四负责的,他们夫妻也都上来了,如此一来,之前买下的院子就太窄了,苏家就想换一个大房子,只是县城的大房子都是有限的,一般人家也不会轻易出手,最后没有办法,只得另外买了一个宅子,平时就由苏老二夫妇和苏老四夫妇以及苏沉夫妇住在那边,至于苏白夫妇以及四五六七就继续住在原来的宅子,由梅氏照顾他们哥几个。
之所以没让四五六七回到父母身边,主要是因为他们新买的宅子比较嘈杂,而之前买的宅子本身就是为了读书用的,就在县学附近,环境很好,氛围也很适合读书,再加上那两队夫妇忙着做生意呢,根本就没有时间多管孩子,倒不如都放在这边,有苏白夫妇看着,起码功课是不用担心的。
苏白兄弟的婚事之后,苏虞和唐阁便辞别两家长辈,开始出门游历。
学医想要有所进步,是最不能耽于安逸,坐井观天的。
苏虞之前不学也就罢了,既然决定了要走这一条路,那肯定是要踏踏实实的走下去。
更何况,他们以后还不知道要经历多少个世界,精通医术也能让他们以后更加从容。
唐阁无条件支持苏虞。
他原本是想学医的,但他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就只能学点皮毛,应付应付,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做学问上——他花费了三年时间,才考上了举人,居然渐渐的学出了味道来,这一次不仅仅是苏虞在游历,他也在游历。
他想继续往深里钻研一些学问,也想多拜访当时名儒,了解一下他们的思想。
到最后,他将会和苏虞殊途同归——都是想开办学院,传承自己的思想。
苏虞和唐阁这一走就是十年,从南到北,从西到东,看过无数风景,拜访过无数名儒,也诊治过无数病人,还跟其他名医有过交流。
唐阁的学问越深,在士林的名气越大,苏虞的医术也越发的精湛,渐渐传出了神医的名头。
这一对神仙眷侣渐渐被人称颂。
就连皇帝也对他们多有赞赏。
有一年,某地出现了瘟疫,传染得极快,不过短短时日,附近几个城市都被感染了,引起了朝廷的关注,老百姓的惶惶不安,当时苏虞和唐阁并不在当地,但听说有瘟疫之后,唐阁和苏虞立马启程,马不停蹄的往瘟疫地区赶去,在紧要关头阻止了朝廷屠城的决议,亲自进入疫区,耗费半个月的时间,研究出药方,救了数万人的性命。
如此大功,朝廷当然是要嘉赏的,不过苏虞和唐阁都不在意这些,瘟疫一解决,他们都不等朝廷的官员反应过来,就已经悄然离去,至于后续皇帝将赏赐送到县城唐家,还下昭征他们进京入职,他们全都拒绝了。
多年的游历,行走在凡间,的确是让唐阁和苏虞都越发的入世,心态变得越发的平和,但同样的,他们身上的傲骨也难以轻易去掉,叫他们去京城跪拜皇帝,小心翼翼的伺候皇帝,他们可不愿意。
还不如现在这样,潇潇洒洒的,就很好。
这十年间他们还不仅仅是把整个皇朝境内都游历了一遍,还去了附近的几个小国家,有一些国家有些他们以前都没有见识过的风俗,还蛮有意思的。
他们都知道这个世界并不是古人以为的天圆地方,他们本来还打算走更远的地方呢,可惜他们在这个世界还有牵挂,苏老头重病,苏虞作为长孙女,又是神医,不能不回去。
夫妻俩收到消息就又马不停蹄的往家乡赶,只可惜他们还是回来慢了一步,到家的时候,苏老头已经去世了,苏虞和唐阁只来得及给他披麻戴孝。
苏老头去后,唐老夫人也不知道是有所感触还是真的年纪到了,也病倒在床,苏老太也渐渐的糊涂了,得了老人痴呆症,老人痴呆症苏虞是没有办法根治,只能够运用医术,去除她们身上的病痛,把他们的身体调养好,让她们健健康康的安度晚年。
因为唐老夫人和苏老太,苏虞和唐阁便没有再出行,而是留在家里守着一家子老小。
十年过去,唐家和苏家都有了不小的变化。
唐家当初因为苏虞在瘟疫中立下大功,得到了朝廷的嘉赏,越发的德高望重,唐父和唐夫人走出去都备受尊崇,与此同时,唐阁的幼妹唐婷已经十岁了,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小少女了,还有苏虞和唐阁走后唐夫人再次怀孕生下的嫡次子唐楼也已经七岁了,是一个粉雕玉琢,调皮捣蛋的健康宝宝。
唐婷和唐楼自小就听着长兄长嫂的传说长大,这一次唐阁夫妇回来,姐弟俩发现兄嫂之仙容玉貌,比他们想象的还要更美好,瞬间成了两人的小迷妹小迷弟,恨不得满天下炫耀。
唐婷佩服苏虞济世救人,唐楼敬佩兄长学识渊博,两人都不想跟家里西席上课了,想跟在苏虞和唐阁身边,不过这肯定是不成的啦。
唐夫人是要把唐婷培养成大家闺秀,以后给她找一个好人家的,至于唐楼,倒也不是唐阁不愿意带他,实在是他还太小了,而唐阁眼下事情多,没那么多时间时时刻刻盯着他的功课,就让他先跟西席开蒙,以后肯定是要跟着唐阁读书的。
苏虞对于唐婷姐弟的教养不置一词,充分尊重唐夫人。
毕竟她跟唐阁对于这个世界来说,就是个异类。
她自己有能力同时也有强大的内心,所以她可以无惧世俗,按照自己的心意生活,但是唐婷呢?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姑娘而已,太过聪慧太过叛逆会让她跟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也很容易会造成她人生的不幸,这很明显不符合唐父夫妻和她自己本身对于小姑娘未来幸福的期许,所以她不会乱教小姑娘。
对此唐夫人是很满意苏虞的,她有一次拉着苏虞的手说:“小虞,我知道你是极好的,作为婆母,我深深的以你为傲,如果你是的我女儿,我也同样的会以你为傲,但是小虞啊,这个世界上,唐阁就只有一个,我又如何能忍心让自己的女儿,变成第二个苏虞,以后找不到她的唐阁,孤苦一生呢?我就盼着婷儿就跟别的女孩子一样,聪明冷静,独立自尊,安分随时的就好了。”
苏虞笑道:“唐婷永远是唐婷,又怎么可能是苏虞呢?娘您别想太多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我们无法控制每一个人的命运,但是我们可以把对抗命运的勇气和力量传授给他们,这样将来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无所畏惧。”
唐夫人对此深以为然,后来见唐婷还是想跟苏虞学医,也就没有再反对了。
她倒是不愿意让女儿跟苏虞一样抛头露面做大夫,但学一些医理知识,再跟着苏虞学一些为人处世,对她没有坏处。
苏虞是无所谓的,唐婷愿意,她就把她带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