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那天齐王和六王出事的宴席,我也去参加了。太子妃站出来的时候,不卑不亢,我还喜欢的紧呢,差点就找人上门问亲去了。得知她被赐婚太子,我还有些觉得可惜。现在想想……当真是庆幸。”
“你们啊……”拦人的那个夫人一直没说话,直到听见这句,她无奈的开口。
拖长了调子,引来了其他几人的注意。
“秦姐姐,你说话啊,在这吊姐妹们胃口呢。”她边上的夫人推了她一下。
“秦姐姐,你是不是知道什么内情啊?刚才也是你让咱们姐妹赶紧走。”
“难不成?”
秦夫人扫了一圈众人,说道:“你们要是信我,听我一句话。日后同卫氏打牌,做个牌友便罢,千万别与她亲近,也别与她家的二姑娘结亲,对了,还有她那个小儿子,也千万别把自家姑娘嫁过去。”
其余几人一惊,纷纷说:“秦姐姐,你这话什么意思啊!”
“你们真是糊涂,谢家那个二姑娘,刚才分明就是装的。我瞧她眼里满是算计,提起她姐姐时咬牙切齿的,特别是你们夸太子妃的时候,她那眼神阴的出水,一看就不是个好心的姑娘。”
马车内一片哗然。
“真的啊!”
“我真是没发现,我还觉着她哭的挺可怜的呢!”
这一堆人里,明显是以秦夫人为首,她一说,其余五人全都信了。
纷纷说:“秦姐姐你放心,你的话姐妹们记着呢。要真是这样的话,那谢家大房可真是火坑,万万不能往里迈。”
“诶,那你们说,盛家好像也有意要跟谢家结亲呢。咱们要不要告诉盛家夫人一声啊。”
“那盛家也不是什么好人。”秦夫人说道。
“咱们安心的打咱们的牌,别的事别掺和。”
“那行,听秦姐姐的。”
尚书府上,谢姝卉还不知道,她刚才费劲演的那些戏,刚出门就被秦夫人在一堆人里拆穿了。
她想让这些夫人,把谢听澜的坏话传出去的计划直接夭折。
不过谢姝卉并不知晓,她被盛母缠住了。
那些人离开后,盛母对她十分热情。
“谢二姑娘平日里读书吗?”
卫氏跟盛母一起坐在上首,谢姝卉和盛拂轻两个小辈,分坐在下面,一左一右对着。
谢姝卉腼腆的笑了笑,“读的。在家学读过书。”
盛母眼底的笑意一收。
读过书啊。
女子读书有个什么用,只看女则女戒,认得几个字就足够了。
有读书的功夫,还不如多学学缝缝补补,做饭洗米什么的,好以后嫁人伺候公婆夫君,照顾孩子。
所以盛母对现在这些官家小姐都没有好感。
她以前嫁人之前,爹娘也叫读书。
结果嫁进盛家才知道,以前读的那点子诗书根本没有用。
不会伺候人,她被婆婆嫌弃的要死,动辄还要被打骂。
要是她爹娘当时不叫她读书,让她学学做饭洗衣伺候人,她哪里会过那么多年苦日子。
直到盛家潦倒,她公婆丈夫全家都死绝了,只剩她跟乖宝两个人,她娘俩的日子才好起来。
她精心照料乖宝这么多年,才让他有了今天这一切,
盛母是扎实记住了,她以后的儿媳,绝对得跟她一样有本事才行。
可这些世家似乎都没采取到什么教训,还是照样让家里的女子读书。
真是不务正业。
盛母心里这么想,但脸上还得笑着点头,说:“读过书好,读过书好。”
“二姑娘平日会给卫姐姐下个厨吗?”盛母装作无意询问,笑着说。
“她哪里会下厨啊。”卫氏假做嫌弃,其实很宠爱的说道:“她平日就读书赏花,要么就约上几个姐妹出去闲逛,不务正业的很呢。不过啊,若是以后嫁了人,学起来也快,也不必会做什么大菜,会煲个汤也就行了。毕竟这些都是下人做的事,还是交给下人来比较好。”
一直在做下人做的事的盛母,悄悄冷了脸。
盛拂轻眼里的热切也凉了下去。
原来是个废物,母子俩同时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