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第三十九章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京郊的四月,城里城外一片忙碌。

黄昏即将结束,京郊的路上,有人正忙着撤灯。

不知情的外地人经过,指着树上的灯笼对同伴说:“怎么撤了,晚上点着灯多方便啊。”

同伴是本地人,听到这话连忙制止道:“别瞎说,今个是十五。”

“我知道啊……”外地朋友一脸茫然。

同伴怕他惹事儿,连忙将他扯走,口中道:“先进城,待会再告诉你。”

……

四月的夜晚并不太冷,空气中充满了枣花的香气。

夜深了,天空只有一轮明月。

路上的车马行人却渐渐多起来。

这些人行色匆匆,即使一路同行彼此也不交流。

这么晚了,他们要前往何处?

大概只有风知道。

建在京城郊外的城隍庙,始建于宋朝,距今已有两三百年的历史。

夜更深了,一种不知名的野花开得到处都是。

花的香气淡雅清幽,令人心旷神怡。

月亮越爬越高,宛如挂在苍穹的大银盘子。

仰望夜空的人开始躁动起来。

“时间到了吗?”

“快了。”

“还没到时间吗?”

“马上到了。”

……

伴随着风的叹息,从神庙中走出来一个人。

白色面具,白色斗篷。

仿佛诞生于黑暗,星河作衣,与月争辉。

人群中发出一声长长的喟叹:“暗夜之王,终于来了。”

紧接着,人群中冲出六个人,不约而同跪在神庙前的空地上。

“偃师大人,我有冤情!”

“我也有冤情,求偃师相助!”

“求偃师大人……”

这六个人七嘴八舌,讲述着自己的冤屈,生怕偃师选了对方,遗忘了自己。

如此肃穆的场合,经这六人一闹,倒像是置身鸭子圈一般。

“有意思。”

面具后的偃师发出一声短促的嗤笑。

顷刻间他已经站在六人面前。

谁也不知他是怎么过来的,又何时站在了自己面前?

六人顿时哑声,心中惴惴不安。

有些心理素质差的,额头上甚至冒出了冷汗。

“真是有意思。”偃师又说了一遍,“我们这里来客人了。”

祂如散步一般,从左边走到右边,又从右边走到左边。

空气渐渐安静下来。

所有人屏住呼吸,不约而同地望向跪在地上的六个人。

“不是我,不是我……”

“也不是我。”

面具后偃师冷冷一笑,右臂一挥,从袖子里飞出一抹银光,从左边数第四个男人下巴一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