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0234

0234西太后折腰认义子,东太后宾天归离恨

究竟是同床共枕这么些时候的结发夫妻,哪怕到了这步田地,分明早已经对他心死,再听到他这样状似理所应当的要求,冯会意还是忍不住湿了眼眶,热泪长流。

冯会意最后看了他一眼,他和一年前刚成婚的时候其实没两样,依然是文气儒雅的少年郎。但只有她自己明白,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

她移开目光,哽声道:“她生来微贱,我心软怜她,将她带离原籍,教她读书识字,令她丰衣足食。自认没有一处亏欠,但她却妄图害我。你们穆氏如今怜惜她,处处想着她腹中的孩子,一再让我退让。可曾想过,我孩子的性命正是毁在这贱妇手上?”

冯会意向来是个心慈手软的人,哪怕冯二夫人苛待她,也从没说过半句不是。可正是这份优柔害了她,也害了她的孩子。这样一个人,如今却咬牙切齿地咒骂,不顾体面尊严,直以贱妇称鸠儿,可见她心中恨意多深。

“我只恨,恨不能生食其肉,见她万箭穿心而死!”

向来温和善良的人,最终被逼到了这地步。

黛玉见状,不免心内唏嘘。冯会意终于明白了,这世上有些善心不能给。但用孩子的血才得到这教训,未免醒悟得太迟。

她见穆禄任欲言又止,又见鸠儿被人堵着嘴奋力扎挣,满脸的眼泪,也裹挟着满眼的恨意。

“穆禄任,别再得寸进尺。”黛玉淡声道:“留她一命,已经是怜她早年贫困。鸠儿这样的人,送还原籍也不会丢性命,你尽可放心……”

连自己的恩人都能拔刀相向,这样的人还有什么事是做不出来的?她会处心积虑活下去,不会顾虑脸面。

冯会意和穆禄任的事并不难决断,换过和离书之后,很快就尘埃落定了。穆禄任并没有立刻归乡,暂时留在京城,等鸠儿生下孩子,才能带着孩子离京。至于鸠儿,在生下孩子之前一步都不能离开京城。等到瓜熟蒂落,即刻就会被人送还原籍。

听说冯会意倒很快离开了京城,冯紫英怕她在京里待着难受,把她送到了外祖家。是江南一个小镇,气候温和,难得的是安静自在。

她在元宵节前一日离开,走之前特意递了帖子进宫来,说是想给黛玉磕个头。当时皇帝正给黛玉做灯笼,一时不得空,就没见她。

黛玉命小喜子告诉冯会意:“就说我忙着,不得空。请她好好养身子,往后的路还长着,慢慢走,总会好的。”

皇帝给黛玉做了个小羊模样的灯笼,看着很憨态可掬,提在手里,羊角还会一前一后地抖动。肚子虽是纸和木头糊的,里头却搁着羊角灯的罩子,风吹不灭,就是走在路上碰着了也不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