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要皇帝知道,总有一个人是和他荣辱与共、生死相随的。
皇帝“嗯”了一声,紧紧将她手掌握住。
腊月才过,东太后就病得起不来身了。芝怡来回话的时候很有几分忐忑:“自知道了咏乐王妃的死讯,便一日差过一日。若再这么下去,只怕想要熬过年关也难。”
“谁回的话?”黛玉特地命人瞒着东太后,就是怕她知道了咏乐王妃的死讯要再发疯。却没料到她早知道了,谁这么大胆子敢告诉她?
芝怡显然没料到黛玉不知道这事,飞快抬头望她一眼,很有几分悌悌然的况味。
迟疑片刻,到底还是从实回话:“是老祖宗跟前的周总管特意来回话……”
竟然是太皇太后的意思!看来这回皇帝受伤着实让这位老佛爷动了真怒,所以才要用这事来诛东太后的心。
“若真熬不过去,这也是没法子的事。你去罢,好好服侍着,别懈怠。”但凡她还活着一日,就一日是东太后。至少底下服侍的奴才不可短缺一日,以免令人借此斥责皇帝不孝。
真要送走一位太后,于朝野内外都是件大事,得举国大丧,上下皆哀。不知道还好,知道了大体的情况,东太后若真不成了,这会子就得把东西预备起来。
黛玉回过太皇太后,太皇太后都照着她的意思办。是以她便暗暗地命尚宫局准备东太后宾天的遗物、随身饰物,陪葬的东西也要一一地装成册子,清点出来。
和年节撞在一起,越发忙得不可开交。到了小年才渐渐尘埃落定,算是有了年节的祥和舒坦。
黛玉分赐了众诰命应有的节令食物,便问皇帝在何处。霁雪道:“在随安室里写春帖子。”
这也是皇帝的任务,到了年关得多写些春帖子,多是以贺新春为题的律诗,五言或是七言都成。
于是黛玉往随安室来,也没叫人回话。刻意踮着脚尖进来,就为唬他一跳。皇帝果然坐在条炕上写春帖子,极认真用心的模样,真没注意她进来。
“可得了绝世佳句?”
黛玉忽然出声,皇帝手一抖,墨迹溅落在宣纸上,彻底折损了一张。
皇帝抬头,颇无奈地瞧她,笑道:“玩心越发重了。正巧你过来,拉你做个壮丁如何?”皇帝拉她过去,按着她坐下,将笔杆子送到她手里:“年年都是这么些吉祥话,真叫人头疼。泓泓才华横溢,帮一帮我罢。”
他是不爱歌功颂德的,奈何到了年关总是少不了这些。饶是有再多文墨,一气儿写了这些年,也渐渐干涸了。
黛玉噙着笑问他:“我为皇上解难,皇上许我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