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0223

0223别圆明再回紫禁城,随安室妙手书春贴

咏乐王妃悬梁而死,表达了自己最彻底的决心。对于这个比自己没大多少的姨母,皇帝其实感触并不深,要说有多深刻的感情,倒也算不上。但他总归不是圣人,还念着几分骨肉亲情。是以咏乐王事发之后,就下令让咏乐王妃和咏乐王和离,许她回北静王府再嫁。可惜咏乐王妃坚决不肯,哪怕回到北静王府,北静王再三相劝也执意如此。终于趁着夜里没人的时候,拿起汗巾子挂到梁上,就此绞断了自己的脖子。

黛玉听了这话,哪还吃得下粥。总归是一条人命,岂有不触动的道理。她放下勺子看向皇帝,见她面无表情,不知在想些什么,呐呐地唤了一声:“皇上?”

“我没事。”皇帝送了勺粥到嘴里,没滋没味地,甚至隐隐有点发苦。只用了这么一勺,就再无法入口了。将粥碗推远了些,皇帝淡声道:“既是她自己选的路,那就由她罢。不愿和离,仍许她与咏乐王合葬,也算是顾念亲缘了。”

咏乐王大抵是不愿意和咏乐王妃合葬的。黛玉转念一想,却又觉得皇帝这么做无可厚非。毕竟是夫妻,再不愿意,这辈子都只能纠缠在一块了。得非所愿本就是人之常情,世事如此,谁可免俗?

黛玉无声轻叹,低头尝了尝粥。香甜软糯的腊八粥,入口却有些艰涩。黛玉道:“今日这粥不错。”

皇帝眉眼稍霁:“能得皇后一句好不容易,赏御膳房。”

“赐北静王府一份罢。”黛玉试探着说:“也算是皇上慰藉北静王了。”

内廷里经常会有时令的东西赏赐下去,如端午节有各式各样的粽子,元宵节就是元宵和汤圆,到腊八节了有腊八粥,全看宫里皇帝和皇后的意思。得了东西的,从另一层面上来说就是内廷拨下的庇护,表明他们圣眷正浓。皇帝御极之后,便越发瞧不上北静王恣意不羁、任意妄为,是以即使是舅家,也没给赐过东西。这回黛玉提议赏碗腊八粥去,真是瞧着咏乐王妃自戕而死,想安抚一二才开了口。

皇帝摸索着指腹间的扳指,良久方道:“皇后看着办罢。”

黛玉就知道他同意了,其实他心里也不忍心,但是东太后给他带来的伤害太大,导致他无法对北静王府滋生出好感,也不敢付出太多关怀。

黛玉命霁雪道:“把这事记下。除了北静王府是额外要赐的,另再添上冯氏罢,单给穆夫人准备一份,嘱咐她安心,叫她好好地补养。”

冯会意尚未能与穆禄任和离,是以目下还是穆夫人。特意赏粥下去,一则是为了让冯氏安心,算是安抚。二则于穆氏而言,也算是个不轻不重的警告。

过了腊八节,再吃了腊八粥,年节的氛围就一日浓过一日。家家户户都预备着过新年,忙碌了一整年,就过年到元宵这段时间能放松些。坊间早有店面歇业了,挂上牌子告知,说开了春再与大家碰头。举国上下最不能偷懒的就是皇帝,不到小年绝不能歇。

腊月十八是大寒,整个园子都忙得不可开交,要预备着主子们回紫禁城过年的大事。太皇太后最先启程,皇帝与黛玉紧随其后。过年不论宫里宫外都是无比紧要的大事,是以除了这三个主子之外,住在颐和园里的太上皇也要领着西太后回宫住一阵子,算是共贺新春。

皇帝仍领着黛玉住在养心殿,将修整过的乾清宫留给太上皇住。太上皇却说今年不想住在乾清宫,反领着西太后住到了养光宫。

等到了夜里一切尘埃落定,皇帝方与黛玉道:“养光宫是咏乐王未开府时住着的地方……”

两人选择住在养光宫,其中含义几乎是不言而喻的。见皇帝面无表情地立在明窗前,黛玉叹了口气,不知该说些什么,只知道此时此刻分外心疼皇帝。

她上前几步,立到皇帝身侧。手掌一点点往外游移,慢慢将整只手都送到了皇帝掌心。在如水的月华中,黛玉轻声道:“我在皇上身边站着呢,我会一辈子陪着皇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