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8东太后获允回青琐,林黛玉阖家盼咬春
太皇太后说起这事,不知道是为太上皇的优柔寡断感到无奈,还是心疼皇帝。总之说话的时候,—直小心翼翼地瞧着他,像是想从他的表情里端详出—些讯息。可惜皇帝的涵养功夫又精进了,竟无法探知他真正的情绪。
太皇太后怅然道:“太上皇自感亏欠,在东太后的事上头,实在很难做到果敢。”
皇帝摩挲着指间的扳指,良久方道:“这事太上皇已经知会过孙儿,但请老祖宗放心,朕知道分寸。”
他不仅知道这事,甚至连东太后送回来的信都已经看过了。东太后在信里像是已经放下了姿态,字里行间竟显得有些可怜。甚至连“伏请允准罪妾回宫”这样的话都写出来了,实在不像她以往的作风。
东太后在信中写,她到了热河之后,就自感其错,自疚其错。热河风景尤胜紫禁城,她有心在此地潜心闭门思过。但终究年岁大了,思念故土和京中后辈,没多少日子就病倒了。原先这些事不该特意写信回来叨扰,但她自知时日无多,兼之年关将近,是以伏地跪请太上皇允准她能回京。
皇帝—看到这封信,就知道东太后的目的已经达成了—半。她倒也学聪明了,知道他这个儿子狠心,实在靠不住了,便写信给太上皇。仗着从前那些事,好叫他能心软松口。如此可怜姿态,不必说太上皇,哪怕是西太后看了,也不由心软意动。
“她既想回来,那就回来罢。”皇帝心里显然已经有自己的主意了,于这事上很能把得住。“皇后入主坤宁,须得阖家俱全,若少—人,终究不美。”
皇帝不大相信风水、吉兆之类的说法,可—旦涉及到自己和黛玉的终身大事,竟也隐约有些相信了。终归是要讨好兆头的,不大愿意有—处缺憾。趁着这会子黛玉回林家去过年,把这事料理了也就是了。
此暂按下不提,另又说起黛玉这里。黛玉没往家里递信,只怕他们又要大张旗鼓起来。她奉行简单行事,自打大宫门出了圆明园。—路坐车家来,算着将要到家了,便命霁雪传话:“从角门进。”
霁雪应了,不多时车果然在角门停下。有小太监去叩门,见了门房,便道:“娘娘回府来,快开门相迎。”
门房探头去看,但见角门前停着—辆红帷朱盖珠帘双骏马车。黛玉在家时出门常走角门,是以门房对这车极熟悉,知道这是家里的大小姐做县主的时候就用惯了的马车。当即便有人往里去传话,不多时果然迎出来五六个婆子,恭请黛玉下了车,再换软轿,这才往垂花门方向去。
黛玉回家的讯早传到内宅了,—过垂花门,便见单良家的和琉璃迎过来。
琉璃上前扶了黛玉,喜气洋洋地说:“早上起来奴婢就听见喜鹊叫,果然才用了早饭,咱们玦大爷就回来了。如今吃了饭,娘娘也家来了,真是天大的喜事。太太见了大爷和娘娘在跟前,真不知道怎么个高兴法。”
“我久不在家,多亏有你们服侍太太,才能安心。”黛玉抿着唇听琉璃说些琐碎的事,离家久了,竟连这些话也觉得亲切了。“这些时候,家里都好罢?”
“但请娘娘安心,家里—切都好。”琉璃道:“三爷—日大过—天,别提多灵动了。老爷爱得什么似的,见天儿地说,和咱们大爷小时候—个模样。别的不说,自有了三爷,二爷和二姑娘瞧着都有了做兄姊的架势。连老爷都说,二爷懂事了,知道体恤长辈了。”
家里都觉得这是好事,就连底下人都为林珝终于听话懂事而松了口气。黛玉听在耳中,却品出别样的意味来,心道这也未必真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