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这是造福全村的事儿,除了个别不懂事的人之外,每个人路过村委会,见到董建国都要说一句,以后学校有啥事,尽管让他们来帮忙。
还有几个学生家长拍着胸脯保证,冬天里学校的柴火,他们包了。
唯一听到这个消息傻眼了的,只有苏桦。
村里
要办小学了?
这怎么可能?
这应该是两年后的事儿啊!
高考恢复了,虽然钱家的人也知道钱安达考不上,可他们却都抱着万一能撞上大运的心里,还是让钱安达考了。
可现在考大学,比鲤鱼跃龙门还难,钱安达当然挤不上那独木桥。
可他又不甘心——高中毕业虽然不至于找不着工作,但好工作是没有的。
再说读书多清闲,干活多累啊,于是钱安达死活要求复读,他爹妈拗不过他,同意了。
第二年当然还是考不上,然后村里要办小学,钱安达是村里唯一的高中生,文化人……苏桦还记得,钱安达当初连这个老师都不想当——他还想继续“念书”,考大学呢。
还是董建国来家里再三再四的请,好话说尽的求,他才同意了。
然后他就吃上了公粮。
而且董建国有求于钱安达,所以开的工资并不低,每个月还给油给粮的,钱家的日子一下子就好了起来。
虽然后面有一阵,待遇虽然没法和城里的老师比,可钱安达教出来一个出息的学生,每年都大笔大笔给他汇款,钱家那日子过的,俨然是村里的头号富户。
再后来,国家提高了老师的待遇,钱安达赶上了东风,还当上了校长……总之要不是这样,她为什么要费尽心力的嫁给钱安达。
就算她现在每天都被打的遍体鳞伤,也死活赖在钱家。
她就是在等好日子到来的那一天啊。
可村里现在就要办小学了……钱安达还没毕业啊,这可怎么办?
苏桦早晨因为多喝了口粥,被陈小翠拿着柴火砸了腿,走路都一瘸一拐的。
上午的时候她用这个做借口,死活也不肯去生产队。
好在钱安达周末在家,拉着她在床上胡天胡地。
虽然钱安达动作粗暴,弄的苏桦浑身酸痛,但好歹比下地轻松。
可一听到这个消息,苏桦立刻就在家待不下去了,下午去了生产队和村里人打听消息。
生产队的人对苏桦的感觉吧,其实是有点儿复杂的。
以前的苏桦天天梳洗的干干净净的,虽然称不上漂亮,但让人看着挺舒心的,还总安慰苏桐,村里人都觉得她心肠不错,对她挺好的。
所以后来钱家
要把苏桐换成她,大家也没觉得咋样。
谁知道她居然是勾搭钱安达做了那事儿,才能嫁进钱家的。
这不是抢了自己妹子的好亲事么?可太不地道了。
可后来吧,钱家人暴露出了真面目,对她非打即骂的,村里人又有点儿同情她。
但她到了生产队之后,和苏家人一样的偷懒耍滑……所以到后来,也没什么人愿意搭理她了。
不过苏桦脸皮厚,还是找了几个碎嘴的婆子,问了学校的事儿。
她的心里还是抱着希望的。
钱安达可是村里唯一的文化人,董建国应该还是会来请他教书的。
就算他还没毕业,也就差一年了,无所谓的,“真要办小学啊,那谁当老师啊,咱们村可没有啥文化人,可别小学办了,请不来老师,那可就热闹了。”
苏桦说这话的时候,声音里还带上了点儿骄傲自得。
那几个碎嘴婆子互相看了一眼,一个婆子带着看好戏的目光开了口,“老师早就找好了。”
“你不知道么?老师已经定下来了。”另一个婆子附和着。
苏桦惊了,“啥?老师定了,定的谁?”
董建国并没有来家里找钱安达啊?
几个婆子笑嘻嘻的,“定的是你妹妹啊。”
“咋?你还不知道啊?”
“苏桦啊,你以前和苏桐关系不挺好的么?咋现在和她都不来往了呢。”
苏桦听到这个消息,人都傻了。
定的苏桐当老师,怎么会是苏桐?
她声音不自觉的尖酸起来,“她?她大字都不认识一个,拿什么教学生,董建国不是疯了吧?这不是拿村里的孩子开玩笑呢吧。”
苏桦虽然成功把钱安达抢到了手,但她却无比记恨苏桐。
她觉得如果不是苏桐勾引了钱安达,自己现在的日子怎么可能过的这么惨。
所以她一直回避着苏桐的消息,每每听到有人提起苏桐,就赶紧躲开,压根不知道苏桐这段时间都干了啥,更别提知道苏桐早就开始给村里的孩子上课了。
而那几个婆子听苏桦这么说,笑的就更欢了,“你疯了吧,人家苏桐文化可高了呢。”
“啧啧啧,苏桦你虽然进了钱家门,但现在还没领证呢吧?就和娘家没来往了?这不太好吧?
”
“人家苏桐和裴珏平学了认字和算数,学的好着呢。”
几个人嘀嘀咕咕的和苏桦说着苏桐的本事,羡慕着能去苏桐那里干手工活挣钱的人,还说苏桐教孩子教的好。
说来说去,倒是把苏桦给晾在了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