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3 章

城墙上露出了几处缺口,这是柔夷人攻到近处造成的,上面飘着浓浓的血腥气,每一个士兵脸上都沾着血迹,身上新伤裹着旧伤。

他们狰狞着表情,脚下是敌人的,自己同伴的尸体,却顾不上低头看上一眼,视线永远对着即将爬上墙头的敌人。

蜂拥而来的敌人一波又一波,像是永无止境,而他们身边的伙伴却越来越少。

硝烟滚滚,战火弥漫。

陈国公重新披挂上铠甲,面容如刀削般坚硬冷肃,站在墙头督战。

他已经记不清这是柔夷第几次发起的冲锋了,对方像是用人命来填似的,丝毫不顾惜人力,每次都像是倾巢而出拼尽全力。

‘北宁关’只有防守防守,这本来就是最佳的应对方式,柔夷不善于攻城,而兴朝占了地利之便,只要坚守城墙,等到柔夷后继乏力,而天气渐冷物资后勤跟不上的时候,柔夷只能选择退兵。

在陈国公的计划中,初期硬扛柔夷攻势的是‘北宁关’大军主力,而后征召北洲内各县城的驻军,他们会陆续投入补充失去的兵力。等到后继柔夷疯狂反扑的时候,正好朝廷的主力援军抵达,哪怕人数上有差,但是依托城墙坚固,他们能从容应对柔夷的图谋。

然而从第一步起就出了差错,陈国公眺望着如潮水般黑压压涌来的柔夷士兵,眼里划过一丝悲哀:难道他是老了吗?还是已经被以往的盛名遮住了理智,再也不配为将?

先前发出的征召各县守军的命令遭到了挫折,除了临近‘北宁关’的两三个县,怕一旦城破会殃及他们,从而积极地派出了几千士兵参战,还有寥寥几个城池,其余地方守备将领拒绝出兵。

陈国公统领北洲大军,还有调动地方部队之权,可是他们就是抗令了,这是从未有发生过之事。

他们勉强给出的冠冕堂皇的理由是,本地县城需要他们留下维护地方安全,不能轻离职守。

适逢面对柔夷疯狂攻击的关键时刻,陈国公不可能分兵平叛,只能集中兵力应付柔夷攻城。

如果让封宴看到名单的话,他会发现凡是抗令拒绝的,都是曾经诚王世子参与过‘剿匪’的地方,他们的地方守备将军或多或少能和世子扯得上关系。

边关守军连续面对大战,兵力却迟迟得不到补充,好不容易坚持到朝廷的援军赶到,却只有区区两万人,还不是精锐战士,无异于杯水车薪。

而今,五万大军迟迟不来,柔夷王却到了,带着族内剩下的十万大军赶来。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晚安。感谢在2020-07-0823:36:232020-07-0923:00:0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落月无霜、挖坑不填都要破财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