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不祥之兆

明末屠夫 兮非可 1745 字 12个月前

七个炮手,很自觉,很整齐地跪在杨炯面前,低垂着脑袋,一声不吭。

杨炯面无表情问道,“刚才装了多少火药?”

一个兄弟抬起头,咽了咽唾沫,艰难地回道,“大当家,是小的装的,没仔细记。小的,小的估摸着,装了有个两三斤吧!”

杨炯一听,差点没被气晕。如果没记错,在看过的资料上,好像规定是七八两的装药。两三倍于

规定的装药,相应的膛压肯定大大增加,岂能不炸膛。

长舒一口气,杨炯耐着性子,继续问道,“装药的时候,你怎么会想到装个两三斤?”

见大当家好像没有追究的意思,这名兄弟的一颗心也放松了下来,脸上露出讨好的笑容,“大当家,当时小的就想,这火药装得多,肯定打得响,打得远。小的也就是想露个脸,让大当家高兴高兴哩!”

强行压住上前踢上一脚的冲动,杨炯低头挥了挥手,示意跪着的兄弟赶紧离去。

目送一帮如蒙大赦的炮手,杨炯瞥了一眼胡素,说道,“胡素,你再带上几个人,跟我去大帐。我来教你怎么打炮!”

重炮营第一次试射,就炸膛了一门虎蹲炮,这个消息很快传开了。

在即将进剿苗疆的关口,这么一个坏消息,立即引发了大伙的揣测和议论。

“仗还没打,炮先炸膛。这里面,会不会有些道道?”

“嘿嘿,重炮营,还真是给咱们虎山军长脸哩!没炸到敌人,先把自家的炮给炸了!”

“手下只管了几十个人,就是指挥使了。啧啧,月饷三十二两哩!老子管了百把号人,月饷才八两…”

不用说,这是一个百夫长说的。这次虎山军的编制是改了,但薪饷制度还是原样不动,从普通的兄弟到营指挥使,每升一级翻一番。胡素的重炮营,虽然人手少,但是架子大,拿最低二两饷银的,竟然比拿千夫长饷银的还少,这让其他营头的兄弟们很是眼红。

当胡素知道这些调侃和议论后,既憋屈难受,又惶恐不安。

作为七个营指挥使之一的重炮营指挥使,胡素当然不在乎其他兄弟们怎么看他,但却非常在乎杨炯怎么看他。胡素很认可自家婆娘二丫的一句话,咱当的是大当家的官,是给大当家当官,关别人什么事

。话糙理不糙,胡素就认这个理。

出征前夕,重器崩裂,多少让人觉得是不祥之兆。这片阴云,显然已经笼罩在大伙心里了。就是不知道,大当家是不是也会把火炮炸膛,看成是不祥之兆。

进剿苗乡,如此大事,竟有可能被自己影响耽误,胡素觉得自己连想死的心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