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母亲,对自家孩儿不得已投身杀戮
战场,迈向艰辛人生的怜惜和自责。
杨炯很不想让杨西施伤感和自责,便故作洒脱,憨笑道,“娘,我有机会建立铁木真那样的功业没有?我还想着,以后要打下一个大大的后宫哩!”
顿时,一直侧耳倾听的惠姑停下了手中的针线,狠狠地瞥了一眼杨炯。
听了杨炯的话,杨西施先是愕然,继而开怀大笑,用手指着杨炯,笑骂道,“我个痴儿,男子汉大丈夫,若真是建立了大功业,你还真没什么时间亲近女子。俗话说得好,温柔乡即是英雄冢。依娘之见,你有惠姑一个就够了!”
说到这里,杨西施扭头看向惠姑,说道,“你看看,惠姑多贤惠呀!这针线活,可是比你娘做得好多了!厨艺也好!对了,你们俩,什么时候圆房?”
杨炯立马一头黑线,缄口不言。
不过,杨西施是明白人,见杨炯不说话,而且深夜前来,想必有事,便止住了这个话题,主动问
道,“我儿,这么晚了,你还从大营那边赶过来,是有什么事吧?”
杨炯如蒙大赦,赶紧回道,“娘,孩儿前来,还真是有事,想让娘帮我把把关。”于是,杨炯便把当前队伍上的状况,自己的谋划考虑,一五一十给杨西施说了一遍。
杨西施听了,低眉望向桌上的《元史》,眼神既专注又虚空,轻抿双唇,久久不语。
杨炯期待地看着杨西施,惠姑也停下来手中的针线活,屏住呼吸,生怕惊扰到杨西施的沉思。
过了许久,杨西施才开口,语气果决,“为今之计,守不如攻。我儿,你的顾虑,大多在阵仗之上。这个我不太懂。但从人心上考虑,以攻代守,却是利大于弊。虎头山靠什么凝聚人心,扛起大旗?我看呀,就得像这《元史》那样,要靠赫赫战功与无敌威名!《元史》多有记载,蒙元遇有抵挡,动辄屠城。非为嗜杀,实为震慑。”
“打败有能力反抗的,震慑有想法反抗的,
进而获得大量的投效和新附,乃至实力膨胀登峰造极。蒙元就是这般干的。看似野蛮凶残,实则与世情人心相合,这才成就了霸业。”
“我儿,我们娘俩已是沦落草莽,若不行死中求活之策,亦是朝不保夕!事到临头,无需瞻前顾后,勠力向前便是!”
最后的话语,是从杨西施的牙缝里蹦出来的,虽是珠玉之声,却有金石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