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章

再来就是每天的功课。

对,和尚也是有功课的,而且还不少。通常从早课开始,大家聚集到大殿里——有时候也会在讲堂——然后由主持法师带领着,一边敲着木鱼一边唱诵。一般这个时候,江流儿念着念着就打起瞌睡了,然后被他师父眼尖地瞅到,一个戒尺拍过去,往往一个早课下来,江流儿都要被敲个四五次。

江流儿一直怀疑自己的脑门迟早会被他师父敲大。

早课后,就是坐禅,江流儿的理解就是跟思考人生差不多,只不过把思考人生变成思考佛经真义。

因为坐禅除寺庙定时会组织集体坐禅外,平常都是看个人的时间,便会夹杂着做“普请”也就是体力劳动。

之后就是晚课,和早课内容一样。

这四样就组成了每天的日常。

除此之外,还有每月两次的“布萨”,每年两次的“安居”,以及夏季的“自恣”。

在这些活动里,江流儿最喜欢的便是“自恣”,他给这个活动起了个别名“吐槽大会”。因为这个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自我批评和他人批评,而且被批评的那个人不允许申辩,只能由主持判断是真的还是别人瞎说的。

往往这个时候,年龄过小的江流儿就能跟那些主持一样老神在在,津津有味地看着大家如何给不顺眼的师兄弟姐妹砸砖且不被报复,简称语言的艺术,每次看完江流儿当天都能多吃一碗饭。

唯一遗憾的就是没法嗑瓜子了。

当然,如果江流儿敢在这种情况下嗑瓜子,只怕他师父会把他脑门都敲肿。

这些生活虽然有些枯燥,但习惯了之后,江流儿还是很能够自己给自己找乐子的,唯独让他没法习惯并且深深怨念的,就是吃食了。

尤其当他上辈子还是个厨师时。

看着桌面上的米粥腌菜,江流儿又看了眼坐在他对面,面色淡然地吃着这些的师父,发愁地叹了口气。

这种日子过了有好几年,江流儿这个身体有五岁的时候,他终于忍受不了了,偷偷在晚上跑到了寺庙后面,逮起了鸟儿。

他准备烤个鸟。

这个时候的江流儿,虽然剃着光头,平常也会迈着小短腿跟着大家做功课,但实际上他并没有受戒,所以根本不算是正式的和尚。因此就算他私底下给自己烤了个鸟,也称不上破戒。

我只是个缺少营养的宝宝而已,江流儿内心想,心虚顶多存在了个几秒就被他抛在了脑后,理直气壮起来,眼神发绿地看着被逮住的雀鸟,满脑子只有肉。

生火,去毛,处理食材,这些事情对于曾经是个厨子的江流儿来说轻而易举,很快,被他叉在干净木叉——他自己私底下准备的——上的雀鸟就被烤得金黄流油了。

虽然没有调料撒上去,但是单凭食材本身的香味,就足以让江流儿感动流涕了,他从穿越到现在,终于,终于能够闻到肉味了。

结果他刚刚咬了一口,还没把肉咬下来,他吐了。

明明鼻子里闻到的是肉香味,他却无法控制得呕吐了起来,差点没把胆汁吐出来,等他吐啊吐的吐完了,人也差不多虚脱了。

第一次尝试吃肉,江流儿以吐了满地的结局落幕。

但是,这能打击到江流儿想要吃肉的想法吗?不可能的,谁也不能轻易打败一个吃货!

所以后来的江流儿不信邪,暗地里又试了几次。

试一次,他吐一次。

那个夏季,是他不愿回想的苦泪史,连“自恣”这个活动也无法让他打起精神来,就连他的师父都看出他的不对劲,问起他是怎么了。

江流儿躺在大卧铺上,甚至都无所谓空气里还残留着的脚臭味了,他只是心如死灰地朝他师父挥了挥手,示意自己没事。

一个吃货受伤的心你不懂。

江流儿放弃吃肉这个念头的时候,已经从夏季转为了秋季,收拾好自己受伤的小心灵,面对着自己无法吃肉这个现实的江流儿,再次振作了起来。

他擅长做荤菜,但是也擅长做素菜,而且身为厨师的他知道,如果做得好的话,想要用素菜做出肉味,也是可以的。

因此他盯上了寺庙里的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