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1 章

这话可不是说说而已,而是历史上的耿侧福晋的确比他长寿。

耿侧福晋一听这话眼泪又簌簌落了下来,向来好脾气的她难得动怒起来:“你这孩子,大白天的胡说八道什么呢?我看你就是皮痒痒了!”

弘昼乖乖闭嘴,没有说话。

他这装死的办法虽是临时想起来的,但后来却是越想越觉得这法子甚好,在这个一场风寒就能夺人性命的年代,他觉得让大家能够正视死亡,接受死亡,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当然,他想着给大家长了经验,自己收一收大家的礼金,应该是不过分的。

四爷的怒气一直压在心口,上不上下不下的很是难受,他更是大手一挥,没好气到:“给我把这些东西该烧的烧,该拆的拆!”

他的眼神落在院子里面面相觑的弘昌等人身上,扬声道:“苏培盛,将他们都送出去吧!”

说着,他更是指了指弘昼,厉声道:“你,跟我过来!”

之前他想好的若弘昼不与云山道人认错,他就再不搭理弘昼之类的想法,早就抛之脑后了。

弘昼任由着耿侧福晋将他身上的寿衣换掉,换了件正常的衣裳,这才去了外院书房。

如今四爷面上已恢复了平静。

不得不说,弘昼这一招也不是半点效果都没有。

四爷被他狠狠气了一场,如今是超乎寻常的平静,颇有种“风雨欲来山满楼”的架势。

弘昼是个聪明人,一进来看到四爷脸色阴沉沉的能滴下水来,就乖乖道:“阿玛,我错了,我真的知道错了。”

听到如此熟悉的开场白,四爷心中是半点波澜都没有。

弘昼却是不急不缓道:“我,我……我就是想看看您在不在乎我,今日一看,您果然是在乎我的。”

他听到四爷几次说话时声音都哽咽了,一想到这里,他心里就甜滋滋的:“而且我今日与额娘说的话,可不是信口胡诌的,虽说我已十岁,但许多像我这般大的孩子都生病病死了。”

,等的他是心急如焚。

弘昼来不及换衣裳?弘昼放火烧了白云观不舒服,而是因四爷服用丹药一事不舒服。

皇上之所以年幼登基,与先帝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想当年先帝独宠董鄂太妃,在董鄂太妃故去时,先帝一蹶不振,更是迷上了佛道,更闹着要出家……之后的很多年里,故去的太皇太后一说起这事儿面上仍满是无奈之色。

所以这么多年下来,皇上不说对这些和尚道士深恶痛绝,却是没什么好印象的。

皇上不动声色道:“这是怎么一回事,你说给朕听听。”

“不过就算没人在您跟前告状,我也是要与您说一说这事儿的,正好您也能帮着劝劝阿玛。”

他颇有一副“您儿子不听话,我不找您告状找谁告状”的意思,成功将这事儿从国事变成了家事,更是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大概说了一说,最后一更是道:“……十三叔与我说,说阿玛之所以会服用丹药,实在是每日太过辛苦的缘故。”

“阿玛每日吃不好睡不着,精神难免不好,可是您没看见,阿玛书桌上摆着的公文足足有半人高,阿玛得强打起精神来看这些公文啊,据十三叔所说,阿玛每每服用丹药后会觉得精神强上不少。”

“唉,阿玛真是可怜,暂不论他服用丹药一事是不是对的,可他为朝廷,为您这般操劳,就冲着他这份心,也是没错的,可惜还要被人在背后放冷箭。”

“在我看来,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儿,阿玛纵然已经四十多岁,但人生在世,谁没有走错路的时候?若实在不行,您劝一劝,再不行,您揍他一顿就是,保准他乖乖听话!”

虽说他已与云山道人赔礼道歉,但话里话外仍是对四爷不太满意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