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4 章 番外:兴明

严格意义上讲,齐国的大将军应该是丁醇。

而丁醇也确实有两个妹妹,不过已经全部嫁人生子,年纪大的那个,都开始给自己孩子张罗亲事了。

然而在外国人眼中,詹不休的名气比丁醇大太多,尤其过去这几个月,詹不休在北边草原上出尽了风头,很多人都已经默认了,他就是齐国第一勇武的大将军。

不得不说,月氏太子态度还是很诚恳的,所以孟昔昭从极度的震惊中反应过来以后,没有拿手边的硬木食盒去砸他的头。

……

别国的太子,求娶我们大齐第一武将的亲妹妹,你怎么敢说出口的啊!

古往今来,只有皇帝下嫁公主和亲,可从没有哪个痴呆皇帝,会把肱股之臣的亲属送去和亲的,就是不想活了,也着实不必用这样的方式作死。

五胡十六国时期可能有特殊情况,但那时候本来就乱着呢,如今齐国如日中天,他们凭什么要捏着鼻子,送詹不休唯一的妹妹出塞过苦日子?

所以,孟昔昭连商量都没跟崔冶商量,也没用委婉的话表达自己的不愿,他直接就对月氏太子说了,这是不可能的。

月氏太子看起来很失望,但还是听话的走了。

而他走了以后,孟昔昭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孟昔昭见过的月氏人不多,也就十几个,每一个都臭美,穿汉服、说汉话、行汉事,这位太子之所以能给孟昔昭留下不错的印象,除了他长相很好看之外,就在于,他居然是穿着月氏民族服饰过来的。

还不是匈奴化的民族服饰,而是纯纯的月氏文化服饰,月氏图腾是凉州月,所以这太子戴了两只月亮形状的耳饰,旁边还戴了几个比较小的耳钉,异域风情十足。

孟昔昭可是知道的,月氏人的臭美,从内到外,表里如一,他们在齐国穿的是汉服,在月氏国,穿的也是汉服。

而且越是贵族,汉化的情况就越严重,这位太子能这么打扮,大概率不是作秀,而是他平时也这样。

文化统一的结果,就是民族融合,不管这位太子有没有那么高瞻远瞩,已经预料到了月氏将来可能会被齐国温水煮青蛙般同化的结果,最起码可以确定一点,他在用这种方式,跟自己的父皇,跟本国的某些贵族作对。

月氏的太子,和曾经的崔冶还是不一样的。

人家比崔冶的情况好多了。

……

崔冶是死了娘,爹不爱,人人把他当瘟疫,关心他的亲戚连给他送个吃的,都得心惊胆战着。而月氏的太子,仅仅是爹不爱而已,娘还活着,而且几年前成功熬死前皇后,自己当了新皇后,小国内部的臣子,也多数都支持他,在月氏皇帝脑袋犯轴的时候,他要是铁了心的反对,月氏皇帝也是会听上一听的。

这次通商之所以派他来,一是月氏皇帝看他不顺眼,想把他踢出去,免得他老管着自己,二是,这位太子很早之前,就想来齐国了。

月氏的情况人

人都知道,墙头草嘛,所以周边的国家,没有一个相信他们的,这位太子想要打破这种情况,他也知道月氏的实力,真的是不怎么样,所以他想投靠齐国,与齐国真正的交好,一边发展自身,一边抵抗匈奴,以及其他的国家。,我怎么听不懂呢?

不过,也是这件事,让孟昔昭猛地发现,这月氏太子……好像并不是他想象当中那样的高深莫测,甚至,还有点傻。

可不管他是精明还是傻,这件事都太荒谬了,在孟昔昭心里,甚至把这个当笑话看,然而接下来的走向,完全不按照他的想法走。

首先是月氏太子,被拒绝了他也不生气,而是继续在宫中,和孟昔昭见面,和崔冶见面,提出自己的美好设想,并立下一系列的保证,当初汉高祖与匈奴争战时候,因为输了,被迫立下匈奴为兄、汉为弟的誓言,而月氏太子就效仿这个,表示以后愿意以齐国为兄,而且是唯一的兄。

墙头草能给出这样的保证,挺不容易的,也挺不可信的。

但月氏太子亲齐的态度非常明显,不管他这态度能不能长久,最起码现在看着,让人感觉很高兴。

就这样,在正月里,跟串门一样的靠着送礼、说好话搞定了一批高官之后,他又郑重的向齐国提出,想要求娶詹茴。

匈奴老单于娶公主,是娶回去当小妾,而月氏太子娶詹茴,是娶回去当太子妃,这位太子跟崔冶年纪差不多,这么大了都没个正经太子妃,就是因为他等着娶一个齐国女子。

他还表示,会给詹茴建造专门的汉式宫苑,会在月氏国都中,建立专门的齐国市集,他们那边还是唐朝的坊市结构,可以单独分一个坊出来,供齐国人居住。每年还有固定的采买与探亲队伍,当然,詹茴那时候是太子妃、或者皇后了,她不能出去,但能让齐国派人来看她。

这条件,不可谓不优渥,而且一个齐国出身的月氏皇后,的确能给齐国带来无数的好处。

在这一个个大饼当中,不少人都动心了。

孟昔昭就这样看着月氏太子把这群人说动,心里那叫一个心惊胆战。

你们是不是忘了,詹不休还在外面打仗呢?!

你们不怕等詹不休得知这个消息,一怒之下,就不打女真了,而是掉过头来,打你们了?!

……

他们没忘,很快,他们就提起詹不休了,但不是怕詹不休打自己,而是怕詹不休的妹妹嫁过去以后,会倒戈月氏,进而叛国。

在月氏太子离开以后,满朝文武都坐下来分析这个事,一边主张,可以答应他,一边主张,绝对不能答应他。

分析着分析着,大家就吵起来了,而且吵的不可开交,孟昔昭没有参与进去,但只有崔冶知道,他也是主张绝对不能答应的一员。

而一百个官员的想法,都没有孟昔昭一个人的想法重要。

所以,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月氏太子只能孤身回去。

然而意外就是这时候发生的。

正月十二,詹茴进宫看望苏若存,然后求苏若存帮忙,把孟昔昭叫了过来,当着孟昔昭的面,詹茴温顺又肯定的对他说,我愿意嫁去月氏。

而且为了不给詹不休带来麻烦,她还说,她愿意脱离詹家,不再做詹家人。

孟昔昭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谁都可能是恋爱脑,但詹茴绝不可能,那她为什么会说出这种话?

孟昔昭不懂,他震惊的离开,回去以后,立刻修书一封,送给塞外的詹不休,然而战事正是焦灼的时刻,这信五天以后才到詹不休手中,他看着信上孟昔昭所复述的,詹茴说的话,久久未言语。

送信的差使差点累死在半道,他正坐着一边啃饼子一边休息,因为孟三司说过,等他把信送到,再让他跟着詹将军一起回来。

孟昔昭笃定看了信的詹不休肯定会马不停蹄赶回应天府,然而,詹不休没有。

战事本就是瞬息万变的,詹不休不可能在这时候,把将士们都丢下,可自己的妹妹,他也不能不管,于是,他也写了一封信,让信使带走,这信不是给孟昔昭的,而是给詹茴,上面就三个字——我不准。

詹茴收到这三个字的时候,应天府都快尘埃落定了。

詹茴答应,而不知道她是怎么跟苏若存说的,苏若存居然反过来劝孟昔昭,让他也答应,这时候应该让詹茴的祖父出来管管她,可她祖父告病在家不见客,态度也是模棱两可。

孟昔昭还顶多只是纳闷而已,毕竟他和詹茴不熟,看顾她,也多数都是看詹不休的面子,孟娇娇的反应就大多了,她直接打上詹家,在詹茴面前大哭大闹,把好几年没使过的撒泼性子一口气全使了出来。

元年七月之时,孟娇娇已经出嫁,如今她是谢家的当家夫人,一个夫人还这样毫无礼仪的撒泼,场面是真的有点辣眼睛。

而詹茴所做的,就是温声劝她,说月氏没有那么不好,而且她嫁过去以后,就是太子妃了,也不会有人欺负她。

翻来覆去,就是这么几句话。

孟娇娇被她劝了一阵子,哭得眼睛都肿了,突然,她心头一阵火气,啪的一下,把詹茴的手打到一边,手背上立刻泛起红色。

而孟娇娇根本没在意这个,她冷冰冰的指着詹茴的鼻子,骂她:“我一直都知道,你觉得我笨,你觉得我幼稚。所以你从来都不跟我说心里话!我什么都告诉你了,可你呢?!詹茴,我恨不得从来都不认识你!”

说完,孟娇娇哭着走了,詹茴愣在原地,本想抬脚去追,可只走出去一步,她就又把脚缩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