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0 章 真神

等他们过了临闾关,右贤王就不可能再对他们下手了,让詹不休自己一人上路,拿出八百里加急的架势,估计也能赶在匈奴人到达之前面见天寿帝。

但他有个忧虑,那就是,他怕詹不休第一回见到天寿帝,控制不住自己。

……

而崔冶听了他的担忧,又下意识的皱了皱眉。

说真的,孟昔昭对詹不休真是过于关注了,有点好事,就想着给他。

虽然他也想着给自己……但那能一样吗,詹不休是什么人,他崔冶又是什么人?

……

顿了顿,崔冶不动声色的说:“二郎担心的有道理,依我看,詹不休的脾气是个变数,难以自制,不如还是换个更为稳妥的人。”

孟昔昭眨了眨眼:“谁?”

崔冶在脑子里把可以派的人都过了一遍,然后定格在其中一张脸上,他微笑起来:“臧禾。”

孟昔昭一愣,“你怎么想起他来了?”

崔冶:“此人有想要表现的欲望,和匈奴人谈判的时候,他就试图要引起你的注意,不如借此,给他一个机会。况且他的官职不高也不低,做起事来,身份适合,游刃有余。”

孟昔昭若有所思。

但是他又想起一个问题来:“臧禾是探花出身,他和右相……”

右相桃李满天下,朝堂里一小半的官员都是他的人,孟昔昭有点担心这臧禾也被笼络过去了,那不就给别人做嫁衣了。

崔冶失笑:“二郎忘了?这送亲官员都是右相拟定的,若臧禾与他有旧,又怎么可能榜上有名呢。”

‘孟昔昭还真把这件事忘了,听到这句,他不禁笑起来:“看来臧禾还真是很适合走这一趟。”

既然已经决定了,孟昔昭也不打算耽误,直接就出去,找臧禾,跟他说这件事。

而臧禾听完了,得知孟昔昭想让他提前回应天府,直接就是一愣。

花了几秒钟的时间,想清了这件事意味着什么,对他来说又代表着什么,臧禾的心情瞬间澎湃起来。

“多谢孟少卿的赏识,某必不负所托。”

孟昔昭:“臧大人,咱们同朝为官,品级相当,不必这么客气。”

臧禾笑着摇摇头:“如今是品级相当,等回去以后,就不再

是了。”

听了这句话,孟昔昭也没摆出个谦虚的样子,只是笑了笑,算是默认了,然后对臧禾说道:“臧大人此行十分重要,务必要在匈奴信使之前,把这件事告诉陛下,另外,我算了算,臧大人应该会在十二十三这天进入应天府,十三,是一个常朝日。”

臧禾愣了愣,然后徐徐的笑起来:“我明白了。”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省事,孟昔昭让他好好睡一觉,明天一早,带上两个将士,一同脱离队伍,前往应天府。

晚上,队伍就停下安营扎寨了,孟昔昭今天困得早,早早就睡了,半夜好像听到了一点动静,但他没多想,翻个身,又睡了。

直到天亮,他起来给臧禾送行,这才惊愕的听说,昨晚上抓了两个匈奴小贼。

而且不是詹不休抓到的,而是郁浮岚抓到的。

把臧禾送走了,孟昔昭才赶紧过去看是怎么回事,郁浮岚满脸都写着晦气二字:“我也不知是怎么了,这两人趁我独自一人,拿着蒙汗药就想来药翻我,幸亏我这些天习惯了保持警惕,这才没有中招。”

说着,他还气呼呼的踹了地上的匈奴人一脚:“说!为何要偷袭本都头?!”

孟昔昭抿抿唇,把克制不住的笑声又压了回去。

原来倒霉蛋是郁都头,真是搞不懂,匈奴人为什么会觉得他是制造手/雷的工匠。

把他们交给郁浮岚撒气,至于是去是留、是死是活,孟昔昭就不管了。

大雪终究还是下了起来,往后的路必然变得更加难走,孟昔昭怕队伍里有人生病,赶紧让随侍们熬药,每人灌一碗下去,有病治病,没病防身。

用的草药,还是当初从右贤王那里骗来的。

到底孟昔昭还是心疼这些草药,没有全烧干净,而是烧了一部分,然后都倒进草木灰中,混在一块,装出全烧了,剩下的,则一起打包带上路。

喝了孟昔昭命人熬的药,大家对他更加的感恩戴德,赶起路来也更加的有力气。

在齐国队伍离开匈奴,跨过临闾关这天,匈奴的士兵也把这个消息报回了单于庭。

二王子已经是新单于了,右贤王换成了二王子的妻弟,至于左贤王,还是原来的左贤王。

左贤王隐隐有一家独大的趋势,金都尉也跟着水涨船高,曾经被贵族看不起的他,现在几乎天天都被人请去吃饭。

得知齐国人已经回去了,金都尉坐在自己的房间里,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那一日,左贤王做出了支持二王子的决定,然后立刻就把他派出去镇压不老实的人群,当时他没有反应过来,到了第二日,两国谈判左贤王却不带自己,金都尉才知道,左贤王这是故意隔开了他和孟昔昭。

理智上,他理解左贤王为什么这么做,孟昔昭心眼太多,一会儿翻脸一会儿和好的,是个天生的奸佞,齐国拥有他尚不知是幸还是不幸,他一个匈奴人,自然更应该离他远远的。

金都尉都已经劝解好自己了,可在

孟昔昭走了以后,齐国常驻匈奴的使臣突然来到自己的府上,给他带来了孟昔昭的临别礼物。

两壶应天府的好酒,一笼孟昔昭最爱吃的包子,还有一柄小刀,和之前送给左贤王那个材质相同,只是做工稍差,但刀柄上,有早就镌刻好的、他的名字。

摸着刀柄上的汉字,金都尉心想,孟昔昭满嘴都是做不得真的谎言,或许有时他也说过几句真话,只是,再没人相信了。

国与国之间从不可能有真正的友谊,而人与人之间……就算有,也不能表现出来。

这一别,恐怕他们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次相见了。

这样想着,金都尉又露出一个无奈的笑容来。

还是孟昔昭说得对啊,不相见,对他们来说才是最好的结果。

那边金都尉都惆怅成这样了,这边,别人因为进了大齐境内,跟打了鸡血一样的拼命前进,而孟昔昭则一脸淡定的翻看自己的行李,准备扔掉一些东西,减轻负重。

比如这几把制式一样的小刀,跟水果刀差不多长,只是上面刻的名字不一样,就可以直接扔掉了。

他当初为了以防万一,给匈奴几个大人物都准备了这样的小礼物,就等着关键时刻送出去,结果真正派上用场的只有金都尉那把,左贤王的都没送出去,因为临时他突然觉得,最好还是给左贤王一些特殊待遇,这样日后也好说话。

但这些都是好钢,就这么扔了,似乎有些浪费,不如,再带回去,融了,做点别的?

孟昔昭正纠结着呢,突然,他的马车外面响起一个柔柔的声音:“孟少卿,公主有请。”

孟昔昭抬头,面露疑惑。

……

虽说公主是有请了,但孟昔昭也没立刻就过去,这还是行进路上呢,他吃了几个豹子胆,敢上公主的车驾,跟公主关上门待一起啊。

所以,还是等等吧,至少等晚上安营扎寨了,他再恭恭敬敬的过去拜见。

楚国公主大概也是兴奋过头了,后来反应过来这样不合适,她也没催孟昔昭,而是安安静静的等着。

黄昏,大帐扎好,孟昔昭这才在侍女的带领下,进去了。

“不知殿下找臣是有什么事?”

楚国公主穿着齐国样式的冬衣,脖子上还围着毛茸茸的狐狸围脖,她端坐在椅子上,先对孟昔昭说了句请坐,然后才一个眼神看向自己的侍女,后者会意,走到门口,替他俩守着。

孟昔昭:“……”

不是他自恋,而是这楚国公主实在是胆子大,他在这待着心里发虚。

默了默,他说道:“殿下,有事您就直说吧。”

楚国公主见状,也不说废话了:“孟大人,回到应天府之后,我该如何做?”

孟昔昭眨眨眼:“公主问我这句话的意思是?”

楚国公主怕他误会,赶紧道:“孟大人,你是我的恩人,我没有其他意思,能平安回到齐国,我已无所求,只是想知道,

孟大人是不是还有什么别的安排。”

孟昔昭抿嘴笑了笑:“公主折煞微臣了,哪还有什么安排呢,公主新寡,新婚夜便死了夫婿,别说是公主了,就是一个普通的大齐女子,逢此大难,都是要好好休息的,不然的话,这心中郁结久了,就容易生病啊。”

楚国公主愣愣的看着他,反应一会儿,才明白过来,“……对,多谢孟大人的关怀,本宫近日,确实感觉身体不太舒服。”

孟昔昭叹气:“殿下也不必太过忧心,事情还没到那种地步呢,您就好好的修养,千万不要像来的时候那样了,外面的事,有我们这些做臣子的替您操心就够了。”

他说着是千万不要像来的时候那样,但说这句话的时候,他一直盯着楚国公主,还咬了重音,楚国公主又不傻,顿时就明白自己该怎么做了。

微微一笑,她对着孟昔昭点点头:“孟大人,父皇身边有你的辅佐,真是太好了。”

孟昔昭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这才起身:“那微臣告退。”

楚国公主嗯了一声:“孟大人慢走。”

在孟昔昭离开以后,那个侍女走过来,有些不解的看着楚国公主:“殿下,孟少卿是什么意思?”

楚国公主望着地上的炭盆:“不要管那么多。”

侍女应了一声,不再问了,而楚国公主突然抬头,看向一旁的衣挂。

她转过头,看向侍女:“我的衣衫……有没有比较宽大的?”

侍女:“……?”

没有啊,公主的衣服都是皇宫绣娘一针一线缝的,怎么会宽大呢?

臧禾跟两个将士一起,三人全都骑马,而且骑的是送亲队伍里最快的三匹马,孟昔昭说他们十二十三才会回到应天府,然而十一这天,他们就已经在应天府城外了。

发现自己回来的过早,臧禾愣是把最后二百里磨蹭了整整一天,然后才在十二和十三的交点,踩着点的扬起自己的鱼袋,让守城门的将士看清:“我乃礼部员外郎臧禾!快开城门,我要面见陛下!”

应天府是个不夜城,城里虽然灯火通明,但这城门每日还是按时关闭的,臧禾这一嗓子,把附近人们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来,守城兵赶紧过来查明身份,发现真是臧禾,他们赶紧把铁索放下来,轰隆一声,铁索下放,城门也打开了,跨过护城河,臧禾用力踢马腹,一路横冲直撞的进了内城。

内城不准骑马,可臧禾现在的身份等同使臣,怕他有军机大事,也没人敢拦他。

臧禾一脸焦急的跑进来,仿佛这就要冲进皇宫去把天寿帝从睡梦中叫起来了,然而事实是,他跑到一个没人的地方,一个拐弯,就这么藏起来了。

跟着他的将士:“……”

以前丁将军总是斗不过那些文臣,他们还替丁将军抱不平过,现在看来,斗不过才是正常的啊!他们正常人,比不了长了八百个心眼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