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内一时十分安静。
已经登基三年的皇帝十分强势,并不打算听从任何劝谏,这也是他们没想到的,以往但凡是国家大事,皇帝陛下都是纳谏如流,不合适的都不做,这才是他们十分看好韩星霁,甚至看好他亲生孩子的原因。
这还是第一次韩星霁展露出属于皇帝的霸道。
有人下意识地看向了摄政王,结果就看到摄政王正低着头不知道做什么,再仔细看看,似乎……正在帮皇帝揉手腕。
众人:……
要不然怎么说温柔乡是英雄冢呢,摄政王以前可从来不会这样肆意!
丞相压根就没看楼时巍,皇帝说出这句话就代表着摄政王已经同意了。
所以他也只是看着皇帝说了句:“陛下,此事不易。”
当初一个科举就死了多少人,连丞相都没保住,开启民智,推行教育这件事情触碰了多少人的利益,到时候必然还是一片血色。
韩星霁看了一眼丞相说道:“若是容易做,还在这里商量什么?国家大事又哪里有容易的?”
大司农轻咳一声说道:“陛下,后世能做出成绩是有底子,咱们国库这两年刚充盈一些……”
“你知道扫盲这件事情是在什么背景下做的吗?”不等他说完,韩星霁就抬手打断了大司农的话。
华夏建立起来的历史背景并没有让这些人了解过,主要是担心后世历史会影响当下判断,所以干脆也就不让大家知道后面都发生了什么。
要不然,知道大雍早晚都要灭亡,难不成就不思进取了?
更何况平行世界历史已经改变,以后如何都不好说。
这是韩星霁第一次提起有关华夏的历史。
近现代史是华夏人心口的一道疤,想之神伤,触之则痛。
华夏刚建立的时候所面对的困难比大雍多多了。
他只是很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背景,重点强调了一下在打仗的过程中都在扫盲。
等说完之后,他看着殿上众人默然不语的模样问道:“我没看到大雍更困难,真正的困难是在现实还是在你们心中,相信你们自己有答案。”
韩星霁说完意兴阑珊地挥了挥手说道:“算了,都退下吧。”
咦?
陛下说了那么多不是为了说服他们吗?怎么让他们退下了?
有许多人都摸不到头脑,然而皇帝已经拉着摄政王的手起身离开了御书房,他们也只能起身行礼离开。
出去之后,大宗伯有些拿不定主意:“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如果真的推广教育,那么必然绕不过去礼部,到现在科举都是礼部再负责。
一旁的大司农也有些不理解:“这是……搁置了?”
“想什么呢?”丞相嗤笑了一声:“陛下这是不打算带咱们玩了。”
“啊?”
许多人都有些惊讶,丞相看了一眼身后的
御书房说道:“陛下跟咱们商议只是给咱们的一个选择,如今他看到了咱们的选择就决定不浪费力气,而是想办法去启动了。”
他意味深长地说道:“你们别忘了,陛下手里还有其他力量。”
这股力量就是来自华夏的往来者。
现在往来者大多都服务于内阁,而内阁是攥在陛下手里的,其他人的手都伸不到内阁去,就算想要安插人手都做不到——往来者的特殊性让他们很容易分辨是不是自己人。
当然也有人尝试过收买内阁中人,但很快人就被揪了出来——绣衣使者在摄政王手里越发显得神秘莫测,似乎所有阴私事情都无法瞒过摄政王的耳目。
如果是以前,倒是还能趁机想办法攻讦摄政王,至少要把绣衣使者的职权给限制住,不能让绣衣使者这么肆无忌惮。
然而现在摄政王虽然还是摄政王,实际上已经不同了,他同时还是这个国家的皇后。
哪怕平日里不说那个称呼,但实际上也是如此。
不管是皇夫还是皇后,他跟皇帝都是一体的,想要限制他就要先限制皇帝,但问题是皇帝是那么容易限制住的吗?
就如同此时此刻,他们极力阻拦推广教育,可皇帝完全可以把他们扔到一边,转头去跟内阁一起将这件事情办成。
内阁的特殊属性让他们成为了皇帝手里一直让人无法动摇的力量。
这些人是雍人也不是雍人,他们的思维逻辑行事方式都跟这个时代不同。
在沉默过后,丞相看着天空说道:“起风啦,大家保重吧。”
虽然是平常的感慨,但是很多人都听得出来这一句其实是丞相的提醒。
在无法阻拦皇帝的情况下,要怎么处理这件事情,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看法,每个家族也都有每个家族的想法。
丞相管不了别人,当然也不打算管别人。
他回到家里只吩咐了一件事情:准备裁撤家学。
皇帝是个做事情雷厉风行的人,接下来肯定要迎来变革,打不过就加入,这是老丞相的选择。
像他一样选择的人不少,但是更多的人打算继续抵抗。
更多的人觉得皇帝就算是一意孤行,在三省六部都不支持的情况下他能做到什么地步?
别的不说,谁去教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