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祸水东引

战国天子 勿问 1168 字 8个月前

祸水东引

水车试验大获成功的消息很快传遍了金陵城,又传递到中华王国的各个城市和乡村,无数民众翘首期盼,等待着水车成品的出现和应用。

而中华王国政府各部首脑在姬天赐的召集下,新的抗旱救灾方案被快速制定出来。由公输家族派遣技工前往中华王国各座城市指导当地工部下属工厂工匠和民间工匠统一制造水车,所有工匠工资由王国拨付,要求确保每个村庄至少有两个水车供全体村民使用,平常的保存和管理由村正负责安排。

随着命令的下发,人员也行动起来,举国体制的快速动员能力,在这一刻爆发出强大的行动力。

一个月后,整个中华王国所有村庄都已经用上这种新式的灌溉工具,百年难遇的大旱即将造成的损害,因为这种新式的灌溉工具的出现,被降低到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

无数百姓感恩戴德,对着各村建设的大王生祠里的姬天赐塑像顶礼膜拜,叩谢大恩。而这一新型灌溉工具虽然有姬天赐为其分别命名,可在民间,百姓们还是习惯性的将这些水车统称为大王水车。就如当初的周王犁一样。

随着水车广泛使用,原本干涸的田地重新焕发了生机,原本耷拉着脑袋、孱弱不堪、泛黄枯萎的麦苗恢复了绿色,整个中华大地再次披上绿装。

随着天气一天天转暖,小麦以每日可见的速度迅速生长,抽穗、扬花、结实,麦穗一天天长大变沉,小麦也渐渐的弯下了腰。

随着小麦叶片变黄,麦穗也变得丰满沉甸,收获的季节到了。

中华王国大地上,从南到北,到处洋溢着丰收的笑容。农民们将一片片麦子割到,然后挥舞麦捆敲打在打谷桶上,使得粒粒饱满、颗颗金黄的麦粒脱穗而出,掉落到打谷桶里。

再然后将一担担沉甸甸的麦粒担回各自家中晾晒。

而在收割完毕后,随即赶牛下田套上周王犁翻土,再拉上犁耙将翻起的泥土平整挂碎。灌水插秧,新的一轮栽种秧苗的工作开始了。

当天气越来越热的夏季来临时,太阳每天毒辣的炙烤着大地,然而中华大地却是处处翻起绿色波浪,因为有了郑国整体规划进行的水利建设引水入渠,再加上新式灌溉工具水车的加入,这场旱灾对于中华王国来讲,威胁小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