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殷小月这一道,虽然在香味上,比张军的差了那么一点点。
但却非常的朴实,想到的醇厚。
尤其是后面“醇厚”两个字,看起来简单,要做到却非常不容易。这不仅仅是香料的调配可以出来的味道。
它更需要的是吃的人,从内心深处的认同。
也就是很多人,喜欢吃母亲做的菜,专门大街小巷子,寻找那种儿时的味道,其实就是在找寻,自己记忆深处的那种对于味道的“厚重”感。
殷小月的油辣子,用的是完全的土法子。
这也就完全勾起了李东宝对于儿时味道的追寻。
之所以要做厨子,跟李东宝儿时的一段经历有关系。从他生下来到去饭店学厨之前,都是跟着外婆住在一起。
那个时候,外婆穷。
一个人拿着不到四百块钱的微薄的低保费,要养活自己跟李东宝两个人。
日子虽然清苦,外婆却能将它过得有滋有味儿。
一毛五一斤的处理胡萝卜,菜市场上收摊的时候再去买,加一点点盐巴煮得杷烂入味,外婆打一个蘸水,煮熟的胡萝卜,在里面裹上一圈。
吃着麻辣香鲜,非常爽口。
李东宝记得很清楚,外婆做的熟油辣子,跟殷小月这个味道,是一模一样。加上各种酱料后,做上满满一大罐,密封起来,能吃很长时间。
邻居们闻着香味,也都过来看着那蘸水。
颜色鲜亮的一大盆,做出来能吃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问外婆讨了回家吃,煮各种白水蔬菜的时候,蘸着吃一下他,那味道就变得鲜美无比了。
外婆这蘸料,很快就出名了。
很大大老远的人也过来,想要外婆做的独门蘸料。
他们拿走外婆做的酱料后,留下一些钱给他,那金额对于一罐料的成本来说,只多不少。
渐渐的,外婆开始做起了酱料生意。
生意虽然还不错,却也赚不了多少钱,但将李东宝供养到初中毕业,也是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