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5 章 武术与军事2

人群中响起热烈的叫好声,其中还夹杂着一位画道大师。

“好!太精彩了!”

吴道子站在人群中,疯狂叫好,叫得自己嗓子都哑了。

如此精彩的画面,他一定回去画下来,给更多人看到裴大家的剑舞!

.

飘逸的白被热烈的红冲淡,一抹热烈如跳动的火焰的红色伴随着剑器寒光,闯入人们的眼中。

她一身热烈的红色快速地旋转,跳跃,仿佛是耀眼的烈日,炫目的让人无法直视;

她快速踢踏着脚步,重重地踢踏声听起来就仿佛是天降暴雨,急急地冲撞着石板地面;

她拔剑挥舞,剑声凛冽地划破空气:“唰唰唰——”

仿佛在斩杀无形的妖魔。

她猛地抛出利剑,自己一个倒立跳跃,用脚尖将利剑踢上高处,利剑再次落下,她依然在快速地旋转舞动,变为横跳踢腿,再次用脚尖将利剑踢向空中!

寒光如针,刺的人肌肤战栗。

但是

她丝毫无惧,让利剑在自己手足之间起舞。

最后一次,利剑被猛地踢到最高的地方,然后快速落下,被公孙大娘直接抛出剑鞘。

“唰——”

声音伴随着金属摩擦的火光,在空中化为一颗璀璨的流星,坠落而下。

公孙大娘高高跳起,轻松握住剑鞘,稳稳落地,手里握剑冲大家抱拳一笑。

“好!”

“好!”

“好!”

围观的人群纷纷用出自己最大的声音尖叫着。

在周围的高楼上,也有文人雅士坐在包厢里,情绪激动地不能自己。

这里面,有未来的诗圣杜甫、郑处诲、郑嵎等诗人,他们相继在自己的诗歌中留下了观看公孙大娘剑器舞的激动心情;

而书圣张旭喧杂将观看时的心情与看到公孙大娘的飘逸身姿融入自己的书法中——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记载:“有公孙大娘善舞剑器,张旭见之,因之为草书。”

.

明朝的张自烈有些尴尬了。

他一直认为女子不能舞剑那样的利器,一直认为所谓的“公孙大娘剑器舞”的“剑器舞”是舞曲的名字,如同词牌名一样。

还在自己的《正字通》里说公孙大娘是空手跳舞,剑器是古代舞曲的名字。

清朝的桂馥还有些不服:“天幕被蒙蔽了,剑器舞不过是用布帛舞蹈,怎么可能是真得剑器,女子怎么能舞剑,剑是那般凶器……”

他们完全不在意不止是杜甫,唐朝许多诗人都记录过公孙大娘的剑舞。在这些文字记载中,“剑舞”与“剑器舞”是交替使用的,而且诗人在形容其他人同样是“剑舞”与“剑器舞”交替使用。

还有个重要原因,是在唐朝之前,剑的形制差异比较大,到了唐朝才开始慢慢定型,有猜测说唐朝的“剑”和“剑器”可能本来就是不一样的剑。只是在唐宋之后已经看不到了。

【现在,我们的宋朝来啦】

【宋朝,是“武术套子”的诞生时代,“套子”就是我们现代的“武术套路”;】

【宋朝,也是华夏古代武术的成熟期,出现了许多冠以姓氏的名家武术;】

【宋朝,还是武术“平民化”,民间出现许多民间武术组织的时代。】

赵匡胤原本等待着听天幕讲述自己的“太祖长拳”,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冲击,有些控制不住表情了。

怎么回事,前面不是还在说武术与军事相关,从实战中而来,到了他的大宋怎么变成“套路”了?你习武难不成还能跟背书一样背套路?

姓氏也就罢了,连他这个宋太祖都被冠名,其他人冠名一下似乎也很正常。

但是听到武术平民化,民间有了许多武术组织,赵匡胤又坐不住了。

都说“穷文富武”,习武是很费钱的,不仅仅是因为武器昂贵,习武过程中容易受伤,你总得买药治疗吧?习武之人身体太差了也不行,你得吃好喝好吧?

最重要的是”

,但其实赵太祖更擅长腿功呢,没想到吧!

当敌人与赵匡胤的传人对敌,听到传人自报家门:“哦,久仰大名,太祖长拳!”

双方互相拱手施礼后,开始对仗。

敌人以为传人一身功夫全在上半身,各种警惕对方的拳头,却冷不丁,对方先是“装腿横拳”,接着“挑腿”,然后“悬腿”,“一换腿”,踢的敌人一脸懵。

不是说好了太祖长拳,你擅长的竟然是腿功,你诈骗!

.

宋朝时期,大臣们齐齐默默地看向赵匡胤。

没错,跟武将一起打天下时还说什么“共分天下”,打完之后杯酒释兵权;

招揽文人谋士的时候说“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登基之后抽了宰相和大臣们的椅子,从此大臣们被迫站着上朝。

就连武术都如此阴险!不愧是你!

赵匡胤被眼神谴责着,心虚中夹杂着疑惑:等等,后世那么多太祖长拳,哪个才是他的传承?还有那什么太祖门,跟他什么关系?

【赵匡胤除了有太祖长拳的传说,还有“赵太祖腾蛇棍”的传说。】

【据说,赵匡胤擅长使棍棒,这一种说法比“太祖长拳”的论证更多,因为太祖长拳只有明清后人的文章记录,但是“赵太祖腾蛇棍”在宋人的笔记话本中也有记载。】

【史料上以当代人史料为准,因此“赵太祖腾蛇棍”的说法比“赵太祖长拳”的说法更为真实。】

宋人蔡绦的《铁围山丛谈》里记录过,赵匡胤微末之时擅长使用棍法。

《水浒传》也提到过赵匡胤靠棍棒打天下。

最重要的是,因为朝廷对民间铁器兵器的管控,许多农民起义军在起义之初都是以棍棒为武器,而且棍棒比起刀剑上手也更快,“赵匡胤腾蛇棍”的真实性也显得更大。

.

赵光义默默从地上爬起来:“皇兄,你到底擅长什么?”

赵匡胤脸不红气不喘,一口全部揽下:“都擅长。”

赵光义:呸!虚伪!

但是他不敢说。

【但是,宋朝也有可考据的高手!】

【那就是梨花枪,也叫做杨家枪!】

【虽然名叫“杨家枪”,许多人以为是杨家将的枪法,但是呢,“杨家枪”与杨家将的原型杨业其实没什么关系,虽然都姓杨但完全不是一家人。】

【这是一位巾帼英雄的枪法,杨妙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