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水果中,桃子出国的时间比较早。】
【公元前第二世纪,华夏培育的桃树沿着“丝绸之路”从甘肃、新疆经由中亚向西传播到波斯,再从波斯引种到希腊、罗马、地中海的沿岸各国,而后渐次传入法国、德国、西班牙。因为是从波斯传开,被欧洲人叫做“波斯果”。】
但一直到公元9世纪,欧洲种植桃树才逐渐多起来。
公元15世纪后,现代的华夏桃树才引入英国。
印度的桃树也是从华夏引入。
公元630年,玄奘著《大唐西域记》里曾有记述关于桃树引入印度的传说。
【日本的桃树种植技术其实要短很多。
1876年,日本冈山县从上海、天津引进水蜜桃树苗;1878年,冈山市的山内善男从许多桃树幼苗中选出两株,精心培育,三年后结出11个桃子,这就是华夏水蜜桃在日本结出的第一代果实。】
因为珍贵,日本还有“桃太郎”的传说。
《桃太郎》是日本著名民间故事,故事讲述一对老夫妻河边洗衣时,遇到了从江水上漂来的一个巨大的桃子,老妇人对着桃子招手,桃子漂到她面前裂开,里面就有一个小男孩。老夫妇没有孩子,把小男孩收养,因为他从桃子里诞生,就被取名叫做“桃太郎”。
后来,因为老夫妇的家乡附近有妖怪,桃太郎勇敢地前去斩妖除魔,在一路上,用糯米团子收容了小白狗、小猴子和雉鸡后,与同伴一起前往鬼岛为民除害。
日本的各个地区都在争取“桃太郎”的发祥地,而冈山县冈山市因为最早从华夏引进水蜜桃,作为“桃山郎”的缘因之地最为知名。
.
“这个故事我们也能编!”
秦朝的小说家受到了启发,再一看周围农人竟然真得在商量要不要种桃子长儿子,突然觉得自己的事业之春来了。
且不说桃子生儿子这事有多假,至少在宣传上面很有效果,给那种贵族庄园主编一些这种故事,岂不是能显得水果更珍贵?
汉朝时期,刘彻摸摸下巴,突然想去他的上株苑了。
群臣贡献的异果里就有秦桃、霜桃、柴文桃、金城桃、绮蒂桃、榹桃、缃核桃等多种品种,有点想吃桃子了。
无他,他现在还没儿子呢,虽然故事听起来就很假,万一吃桃子对生儿子有用呢。
【日本专注水果育种,在华夏水蜜桃的基础上,不断地培育良种,先后培育出40多个优良品种,现如今冈山县市日本著名的桃乡,当地把桃花定为县花,所产的水蜜桃远销各地,“冈山白桃”重新返回华夏市场,成为了华夏桃子市场上的优良品种。】
天幕放出了现代水果超市的一角。
进口超市里,各种色彩鲜艳的水果整齐地分类摆在那里,一看就很有食欲。
只是上面各种标签,都是国外的:
日本红富士苹果,日本冈山白桃,日本奶油草莓…
…
还有澳大利亚橙子,新西兰奇异果等等。
.
“天幕不是说这些水果原产地都是华夏吗?我们自己也有,为什么要吃别人的?”
嬴政皱眉。
他忍不住想起前面说过的美国的农业侵略,想起管仲当年的各种经济战争。
“不知道是不是与天幕提到过的百年耻辱有关。”
淳于越一想起百年耻辱就想起明清时期的儒家,一想起那时候的腐儒带来的各种奇葩理论就想骂人。
“老夫记得,天幕说过当时清政府签了很多丧权辱国的协约,割地赔款,港口交税都被那日本人把控着,那日本人贩卖自己的商品赚华夏的钱就不奇怪了。”
淳于越说得虽不完全对,但从时间段来说,的确有一定的因素。
比如,因为百年耻辱的落后,西方列强肆意盗取华夏的种子,不但要抢夺华夏的果实,还要否认华夏的历史。
再比如,当各国从华夏掠夺走大量的财富和资源,开始近现代化的良种培育时,华夏还沉陷在遍地硝烟的战火中,错过了重要的改良阶段,有很长一段时间高端水果都被外来水果占领。
【就像印度的数字因为是阿拉伯人传播所以被叫做“阿拉伯数字”,也让人误以为诞生于阿拉伯,曾经也有不少史学家认为桃子原产地是波斯。】
西方学者说“华夏并没有见到野生桃树”“华夏的桃子起源于波斯,并且从波斯传播到了西方”,并且桃子的名字叫“persic”,意思是“波斯国”,拉丁学名“prunuspersica”由此衍生而来。
近代考古学家不断地考古,在历史中发现了更多桃子的历史。
浙江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六七千年的野生桃核;
河南郑州二里岗遗址中,也发掘出了野生桃核;
特别是河北藁城县台西村商代遗址中发掘出完整的两枚桃核和六枚桃仁,与现代栽培的桃完全相同,说明华夏对桃子的人工栽培史至少3000年以上。
再到“昆明桃”的发掘,不断将华夏的桃子栽培历史往前推。
植物学家第康道尔经过认真考证后,在《农艺植物考源》指出:“中国之有桃树,其时代数希腊、罗马及梵语民族之有桃犹早千年以上。”
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曾指出:“桃在更早时期不是从波斯传过来的,而且它没有地道的梵语名字或者希伯来名字,相信它不是原产于亚洲西部,而是来自华夏。”
达尔文还研究了华夏的水蜜桃、重瓣花桃、蟠桃等生育特性,与英国、法国产的桃树比较,认为欧洲桃都来源于华夏桃的血缘。
目前,桃树原产于华夏的结论,经过海内外的不断考证、研究,终于正名,得以被全世界认可。
.
“种着华夏的桃树,吃着华夏的桃子,反过来翻脸不认人,取了个怪模怪样的名字,还不肯承认华夏才是桃子的起源地?”
主父偃都被这种不要脸的操作都震惊
了。
他觉得自己已经内心很强大,脸皮很厚,得罪人从来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怎么说他,有人背后骂他他听到了还反讽几句,把人气得跳脚自己乐得高兴。
但至少,他没这样吃人家的饭还否认是人家的粮食。
【历史是民族自信的来源之一,在不断地考古、不断地挖掘祖辈的荣耀之时,现代人越发能感受到华夏在屈辱近代史之前的辉煌历史。】
【作为农耕帝国,农业种植史也是重要的组成之一,我们越是重视,西方人越是喜欢打压。】
【这不仅仅是为了抢夺华夏的商业市场,也是为了在政治上对华夏进行打压。】
【在历史界,西方对华夏的质疑有着太多太多,这也让我们的考古学家、史学家不断地努力,在各方面拿出实据让他们闭嘴。】
15世纪,葡萄牙人把我同甜橙带到地中海沿岸栽培,当地称为“中国苹果”。
后来,甜橙又传到拉丁美洲和美国。
1821年,英国到华夏采集标本,把金柑带到了欧洲。
1892年,美国从华夏引进椪柑,叫“中国蜜桔”。
【英语把柑和桔总称“曼达宁”——mandarin,你可能会觉得这个词很眼熟,没错,“普通话”的英语也是这个单词,曾经专门指满清官吏,很有名的反派“满大人”就是源自这个单词。】
【从一个褒义的柑桔,到贬义的反派,也代表了欧美社会对华夏的态度。】
【18世纪,欧美社会曾经有“华夏热”,那个时候来自华夏的陶瓷、茶叶、服装、艺术品、植物和水果,都很受欢迎。
但是那个时候,也正是华夏被迫打开宝库大门,任人宰割的时候。】
18世纪,是欧洲的黄金时代。
一边是在华夏租借大使馆,高高在上,所过之处华夏人点头哈腰,清政府给他们特权,享受着纸醉金迷,享受着华夏富饶的所有资源。
一边是在欧洲本土,肆意交流着从华夏拿来的各种宝物。
来自故宫的皇帝穿过的龙袍、用过的鼻烟壶,把皇室使用的青花瓷摆设在家中举行宴会,把圆明园的石雕摆放在宴会厅当做战利品,对外来的客人展示自己的富有和地位。
客人吹捧着举办宴会的主人:“看来在华夏过得不错哈哈!”
“那可真是一个好地方!”
主人怀里抱着来自华夏的京巴狗,展示着满屋子来自华夏的宝藏,邀请客人品尝来自华夏的水果,说出肺腑之言:
“我最喜欢华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