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0、见面

其实想想这种事情哪怕现在要和别人说,也不怎么好说吧?别人能理解是一回事,自己毫不在乎地说出去就是另一回事了。

在这之前,蒲素就知道他和臧欣欣之间有着这个不可调和的先天因素。臧欣欣清楚她家人不接受,蒲素知道其实她内心自己也不接受。

所以,两人在维系关系的阶段里,相对于蒲素的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臧欣欣更加痛苦。理智和情感,无时不刻不在让她纠结。

蒲素是不想结婚的。他已经有过一次失败,而且从传宗接代的角度来说,哪怕是离婚了让家里没了面子,但好歹有了儿子,他算是已经给家里一个交代。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像蒲素这种人,对自己不利的所谓圣人言,他统统不理。而有利的,宁愿歪曲原意也要拿来说服家里。以此表达自己劳苦功高,“你们不要对我再有什么要求了。”

从小到大,蒲家人没有为蒲素找对象操过心。也不对,找的太多了,希望他消停而不得。哪怕蒲素现在成天宅在家里,梅芳和蒲泓都觉得挺好的。不要出去折腾,祸害别人,对自己也没啥好处。

臧欣欣不一样。和蒲素公开了关系,她父母不可能不给她压力。而且,她的特殊工作性质。乘务队里都是女人,女人扎堆的地方,相互之间没多少隐私能藏得住。

尤其是她的男朋友是蒲素,原本他认识的人就不少,包括李娴她们都会往外透露消息,所以蒲素离了婚这种事给她压力很大。

人言可畏。这种私下里的传话,很多内容都是蒲素认识了她以后,她拆散了蒲素家庭。渐渐还有其他传言出来,是关于蒲素之前追求王一墨,不过人家知道他有家庭后,立刻就不搭理了。

这个传言虽然重点不是彰显王一墨的高洁,但把臧欣欣底线很低的意思却表达的淋漓尽致。

为此,蒲素憋了一肚子火!

臧欣欣质问时,他总不能对着臧欣欣说:“你去问问王一墨,她是不是千里送?就是我在三亚的时候!”

这是典型的杀敌一千,自伤八百。

虽然只要一提那个时间点,结合王一墨的顶班,事实绝对是明明白白。只不过,臧欣欣也立刻就能反应过来,他是前脚刚和王一墨苟且完,后脚下飞机就搭上了自己。

所以爆出这个消息,虽然对王一墨大大的不利,对他也绝没有好处。因此,他只能坚决否认这个传闻,声称:“简直莫名其妙!谁说的?可以把王一墨叫来当面对质!”

不止这些,还有蒲素运用关系把她调去国际等等。这些传闻,则是对她职业尊严的打击。她这辈子也就只会做这一件事,并且做的还很用心。这种传闻出现,相当于忽略了她职业上的付出,完全变成了一个令人不齿的关系户。

似乎,原本的她不配。女人一搞这种事情,就会开始孤立。那种滋味,小学里经常有。搞个小圈子,带谁玩不带谁玩,和谁好,不和谁好……谁尝过谁知道。

蒲素在小学里被誉为“狗头军师”,就缺德的策划过这样的事情。他当然知道这个攻击烈度,一般人受不了。

其实那些同事这么起劲搞这些,心态也很复杂。成年人的世界,其实和小孩子差不了多少。恨人有,笑人无,能踩一个是一个。哪怕对自己没好处,只是看到别人狼狈,心里也是舒服的。

&/br&

&/br&